在品酒師的指導下,溫小飛認識了這些著名的葡萄酒,並神奇地能嚐出不同來,令品酒師感到驚訝,連連誇讚他是一個鑒酒天才。
這使溫小飛對自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了自己的又一個天賦——品酒。後來回到國內後,他便在寫字畫畫之外繼續學習品酒。由於有著非常充裕的條件,研究所又大力支持,所以他很快便成為一名一流的品酒師。這使得“溫小飛個性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內容又擴大了。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第二天上午的活動主要有兩項:一是與法國美術協會進行學術交流,二是參觀兒童福利院。
最值得一提的是與法國美術協會的交流。雙方重點探討了東西方美術的融合、美術對世界和平的積極影響、美術對人心靈的塑造與對智慧的啟迪等議題。
在關於東西方美術的融合方麵,溫小飛很有體會。他早就在油畫與國畫融合方麵進行過探索,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講得頭頭是道,受到法方美術專家們的一致稱讚。
會談結束後,兩人參觀了法方舉辦的畫展,對法國大師們的作品予以高度評價。作為首屆諾貝爾美術獎獲得者,他們的評價自然很有分量,所以受到評價的作者都感到自豪。
當然,法方也不失時機地請求冷小婉與溫小飛當場賜教。溫小飛於是展示了他創新的畫法,由冷小婉題字,署名“溫遇冷”。法方感到非常滿意。最後雙方簽署了關於美術研究的合作文件,並合影留念。
中午,馬克龍夫婦設家宴邀請冷小婉與溫小飛。席間,雙方交流了對戀愛與人生方麵的見解,氣氛十分融洽,好似多年老友。
馬克龍是妻子布麗吉特的學生,兩人是師生戀。這一點冷小婉與溫小飛都已事先知曉,所以並不奇怪,相反還很支持,因為實際上他們也是師生戀——冷小婉是溫小飛的老師。
下午,冷小婉與溫小飛到巴黎大學參觀,冷小婉作了題為《文化促進和平》的主旨演講。法國大學生在眼觀冷小婉美貌、耳聽冷小婉清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冷小婉博大的胸襟與慷慨的氣概。
演講之後,本來是要結束在法訪問行程,前往西班牙的,但兩人回到下榻之處,剛剛進入房間,汪部長就過來說,法國外長有急事要請溫小飛幫助。
問清什麼事後,溫小飛與冷小婉都感到驚詫,同時也感到有些好笑。但溫小飛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冷小婉也表示支持,並讓他立即前往。
到底什麼事如此十萬火急呢?說來的確好笑,原來是一個法國女孩愛上了溫小飛,並以死求見。
這個法國女孩名叫戴安娜·莎利文,今年才十五歲,但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十分秀美,那真是千嬌百媚,楚楚動人,而且情竇初開,向往真愛。
眾所周知,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家,巴黎更是號稱“浪漫之都”,所以戴安娜的父母並不奇怪,也不擔心,相反還為女兒高興,並祝願女兒能找到自己的真愛。但他們哪裏知道,戴安娜喜歡的竟然是遠在天涯的中國的溫小飛。
那還是在溫小飛與冷小婉同獲諾貝爾獎之時,戴安娜在報紙上看到了溫小飛的照片,當時就鬼使神差地迷上了,並且告訴父母,說溫小飛太有男人魅力了。
戴安娜父母自然十分吃驚。他們倒不是嫌溫小飛醜,而是覺得溫小飛已有妻室,且遠在中國,女兒這樣單相思於天涯海角,毫無意義不說,還徒自傷身。所以他們就勸女兒要現實一點。
戴安娜當然也知道這事不可能,所以就不再提起,隻在心底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到中國找溫小飛,雖然愛情不可能如願,但隻要能見上一麵,並當麵表達自己的愛慕,也就生而無憾了。
愛慕之心如此強烈,而溫小飛現在又正好來到了法國,戴安娜當然想抓住這個機會,見溫小飛一麵。遺憾的是政府卻不允許,她便急中生智,以跳樓相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