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何才?一個民間小女子而已。”冷小婉羞澀地謙虛了一句,反過來稱讚說,“還是總理有才,作為一個女人,能領導整個國家,而且還治理得這樣好。據我所知,總理在國際上都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當代女傑!”
這些話像甘露一樣,灑在了默克爾的心田上,催開了大片的花朵。她微笑著謙虛道:“哪裏,哪裏。”
然而,旁觀的總統夫人聽了冷小婉的話,卻不屑一顧。她不溫不冷、不鹹不淡、不緊不慢地說:“治國和理家,其實是一個道理,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嘛,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治國也沒什麼難的。”
她向來看不慣默克爾愛出風頭,也妒忌其才能,所以故意這樣說。她還差點就說出“讓我當總理,也照樣能幹得很好”。
冷小婉一時高興,沒聽出總統夫人話中的不屑,就說:“齊家治國雖然是相通的,可事實上治國比治家確實難多了,必定國大家小嘛,何況當今世界又複雜多變。”
此言可謂是據實之論。自從接觸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以來,看到他們真是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冷小婉就深切地感受到,治國理政確實不容易。
總統夫人聽了冷小婉的話,雖然心裏仍不服氣,但冷小婉是貴賓,不可言語頂撞,否則德國人民能把她生吃了。所以她就換了一種策略,又說道:“冷小婉女士這話倒不假,不過女人治國出色的也並不少見,貴國唐朝的女皇武則天不就是嗎?而當今世界,也有許多女元首,並且表現傑出,比如英國的特雷莎·梅,我就十分佩服!”
此話弦外有音,默克爾豈能聽不出來?幹了這麼長時間的總理,在國際政壇上摸爬滾打,久經沙場,她可絕對不是白混的,哪一天都要聽到許多旁敲側擊、含沙射影、機帶雙敲、語中有套的話。
不過她也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處在風口浪尖,遭人妒忌甚至是詆毀,在所難免。所以,她對總統夫人的話並不介意,有道是宰相肚裏能撐船,何憚隻言片語?話再說回來,受忌遭饞,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麵說明她確實優秀。
而總統夫人所說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倒實在令她感到好笑。她認為特雷莎·梅太小氣,不該因為個人問題而影響國家大事,甚至是影響整個歐盟。她私下裏對下屬說過,鬥私氣絕不是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涵養。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默克爾看透了特雷莎·梅,判斷她之所以堅定地主導英國退歐,其實就是為了避開自己。
事實確是如此,因為每次召開歐盟會議,男元首們都圍著默克爾轉,朝她獻殷勤,甚至是唯她馬首是瞻,這讓特雷莎·梅吃了醋。
一座山哪裏容得了兩隻母老虎?特雷莎·梅想:當年的第一任女首相撒切爾夫人被稱為“鐵娘子”,叱吒風雲,何等威風,我這第二位女首相豈能屈居人下、拜人之風?這可不行,會被人嘲笑為“泥娘子”的。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特雷莎·梅幹脆以防止恐怖主義為由,領導英國退出了歐盟,這樣就可以避免與默克爾碰麵了。
這些事情,冷小婉如何知曉?就連國際觀察家們都不知道呢。不過也難怪,有道是女人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而女政客們的心思就更難猜了。別的不說,就拿我們的一代女皇來說,她的心思,高宗李治就猜不透,群臣也猜不透,連她的幾個麵首也沒能猜透,不然,何以一個女人能將那麼多的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默克爾與特雷莎·梅的心思,男政客們也是莫名其妙的,還都以為特雷莎·梅真是為了反恐才退歐的呢!
當然,這些事情與冷小婉訪問德國無關,不再多言。卻說冷小婉參加完德方的熱情款待後,當晚也接受了德國電視台的專訪,訪談內容與在俄、瑞兩國大致相同。冷小婉侃侃而談,時有妙語,受到德國人民的高度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