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種隔代親,在中國的農村,時下是多麼常見啊。也難怪,父母一年才回家一兩次,每天都是爺爺奶奶照顧著,能不親嗎?
此外,溫小飛對大洋不感興趣,也是因為對錢已經沒有一點欲望了。諾貝爾獎的獎金六百多萬,他眼都不眨就放棄了,區區幾個大洋又算得了什麼呢?他和冷小婉的字畫賣錢,足以滿足生活所需。他們已經準備在網上賣畫了。
此時的溫小飛,毫無物欲。他與冷小婉總結出了一句話:物質享受適可而止,精神追求永不停息。他們寫成了一副對聯,掛在書房裏以自勉。
但是他表哥卻因為貪婪,一時忘了場合,竟然說:“姥爺,他們不要,我要。”
姑姑一臉羞愧,生氣地瞪了兒子一眼:“出去!”
表哥便灰溜溜地出去了,心想:怎麼啦?人家不要的,我撿著也不行啊?真是。
不過,最後那十幾塊大洋,溫小飛與冷小婉真的送給了表哥,而且沒讓爸爸媽媽知道。當然這是後話。
第二天早晨六點,溫小飛爸爸媽媽終於到了。看見病床上的父親奄奄一息,溫小飛爸爸淚如雨下,痛不欲生。而溫小飛爺爺則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在醫生的建議以及催促下,溫小飛爸爸辦理了手續,租車把父親帶回了家。
到家兩個小時後,溫小飛爺爺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溘然長逝,比醫生預想得要快了些。其實也是等兒子的一口氣在支撐著,不然恐怕半夜就去了。
一家人哭得死去活來。尤其是爸爸,更是以頭搶地,涕泗俱下,聲聲帶血,哭自己未及盡孝,對不起父親。唉,這就叫子欲養而親不在啊!
溫小飛與冷小婉則哭到沒有了眼淚,也都後悔並不曾侍奉過老人家一天,而相反,每天都是爺爺應承著他們。
他們回想著過去爺爺的好,心就像刀割一樣疼。尤其是冷小婉,從第一次被爺爺發現回憶起,一直到昨天,覺得每一幕都是值得珍惜的。而越是覺得值得珍惜,她就越能感到爺爺離去所帶來的悲痛。
喪禮依農村風俗按部就班,送湯、發信、重吊、出殯、下地,進行得比較順利。隻是由於冷小婉與溫小飛的堅持,響手班子隻準吹悲傷的歌曲,不許吹喜慶的,而且絕對不準許表演。
這讓響手班子略有不滿,都議論說溫小飛娶了個天仙一樣的媳婦,兩人又得了諾貝爾美術獎,所以這應該算是喜喪,是可以吹喜慶歌曲的。班頭目甚至找到溫小飛商量,但遭到溫小飛嚴辭拒絕。
在農村就有這樣的笑話,喪事還有喜喪一說。何謂喜喪?就是指死者高齡,又子孫眾多。是喜喪,就可以辦得喜慶一些。甚至有的家主也真的麵有喜色。
對於溫小飛爺爺的喪禮,還有一點很值得一提,就是重吊那天相當隆重。也就是說,老頭子走得特別風光。當然,這都是因為他孫子和孫媳婦的關係,與他兒子沒有半毛錢關係。
實際上,重吊的前一天就開始風光起來了。很多人送來了花圈,擺了幾裏路長。
溫小飛的朋友們,江濤、沈旺、李齊、王峰,連同他們的媳婦,還有牛大壯和吳桂,都各自送來了花圈。這個是意料之中的,自不用說。
此外,由於有好事者將溫小飛爺爺去世的消息,以《諾貝爾美術獎得主爺爺去世》為題發到了網上,所以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也都慕溫小飛與冷小婉之名送來了花圈。這種情況主要分三類。
首先就是政府及一些企事業單位。鄉一級的,有王樓鄉政府、王樓鄉派出所、王樓鄉衛生院、王樓鄉郵局、王樓鄉街道辦、王樓鄉土地辦、王樓鄉規劃辦等;縣一級的,有南豫縣政府和南豫縣各局,如教育局、水利局、國土局、稅務局、煙草局、衛生局、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還有各個協會的,書法協會、美術協會、美食家協會、美容協會、旅遊協會、工會等。書法協會是韓會長親自來的,美術協會是吳會長親自來的;還有省一級的,就是省美術協會和書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