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七節 劉爺爺去世(2 / 2)

“沒通知,我們也去。”在從沂州大學回來的路上,冷小婉悲傷地對溫小飛說,“我們可以為劉爺爺舉行路祭。”

“什麼是‘路祭’?”溫小飛問。對於古代這一習俗,他並不了解。

路祭是一種傳統習俗了,今天已不多見。舊時喪事出殯時,親友在靈柩或喪車經過的路邊設香燭、紙錢以及供品,以祭奠逝者。如果舉行路祭者是在出殯隊伍隨行的人員之外,那此人此舉是在表達對逝者的非常崇高之敬意。

見溫小飛不懂,冷小婉就詳細講解了一番,然後說:“曹雪芹的《紅樓夢》裏也寫到的,秦可卿死了,送葬時,一路上有很多的路祭,我還講給你聽的,你不記得了?”

溫小飛笑了一下說:“我這腦子,哪裏能記住那些?”

“不說這個了,”冷小婉沒笑,而是嚴肅地說,“人家沒通知我們,可劉爺爺對我們這麼好,尤其是對你,可以說是有知遇之恩,他老人家走了,我們不送一程,心中不安啊,所以,我們就為劉爺爺舉行路祭吧。”

溫小飛知道自己的婉兒妹妹是真的傷心,就安慰她幾句,然後說:“你說的路祭,現在不興時了,我們乍一搞,會讓人奇怪的,而且很麻煩,我是這樣想的,到那天高教授一定是去的,我們買一個花圈,寫一幅挽聯,請高教授轉送,這樣也可以表達我們心中的悲痛與敬意。”

“那好吧,我聽你的。”冷小婉抹了抹眼角說,“但花圈不能明天送,今天就該送,我們讓做花圈的人送就行了,不用叫高教授轉送,劉爺爺在這裏名氣比較大,做花圈的人肯定能找得到。”

“嗯,那就這樣定了,你作挽聯,我來寫。”溫小飛道。

回到家裏,他們把劉爺爺突然病故的消息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都感到震驚。他們明白,自己的兒子能和方爺爺學習書法,能到沂州大學旁聽,這都是劉爺爺幫的忙,而實際上,劉爺爺卻連他們的一口水都不曾喝。所以,他們在震驚之餘,也非常難過。

爸爸問什麼時候舉行葬禮,又問溫小飛去不去參加。溫小飛說沒受到邀請,並說了自己和冷小婉的打算。

“白事沒邀請也能去的,這才能表現出你們的敬意。”爸爸說。他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在人情世故上還是有經驗的。

媽媽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對,沒邀請也可以去,你們去了,也可以讓人們看到劉爺爺是一個多麼好的人。”

“對,我們去。”冷小婉為可以參加劉爺爺的葬禮感到激動,頓時熱血上湧。

溫小飛於是說:“那好,我們到時去,現在先作挽聯,把花圈送去。”

兩個人到了樓上,進了臥室,開始製作挽聯。冷小婉在路上就想好了內容,裁好紙後,她就說給溫小飛寫:

“才精藝湛,畫名卓著;德高望重,流芳千古。”

溫小飛揮動大筆,以豐滿而又蒼勁的正楷寫就,磅礴大氣,可謂字字千鈞。

寫好了,溫小飛放下筆問:“這,還要裝裱嗎?”

“不用,這不能裝裱,我們買一個花圈,訂在花圈上就行了。”冷小婉說,“走,現在就要送去,明天送就顯得晚了。”

於是兩個人帶著寫好的挽聯,到了一家白事大全店鋪,買了一個上等的花圈,將挽聯訂好,讓店主給送了過去,然後才回來。

回來後,兩個人也無心寫字畫畫,默默地坐在臥室裏,依偎在一起。此時,他們的心裏一陣悲涼。

大約過了一小時左右,就聽媽媽在樓下喊道:“小飛,快下來,劉爺爺家來人了!”

兩人一驚,趕緊下了樓。原來是劉爺爺的一個侄子,受劉爺爺兒子劉繼直的委托,專門來向溫小飛道謝,並誠摯邀請他們參加劉爺爺的葬禮。

“您是怎麼找到這裏的呢?”答應後,溫小飛十分奇怪地問劉爺爺的侄子。

劉爺爺的侄子說:“噢,是高教授告訴我的。”

“高教授在那幫忙嗎?”冷小婉問。

“是的,他是我伯父的學生,與堂兄也交情甚厚,喪事全是他幫著料理的,他很欣賞你,知道你與伯父關係不一般,對堂兄說一定要請你去。”劉爺爺的侄子說。

溫小飛鄭重地說:“我們到時一定去,其實你不來,我們也打算去的,劉爺爺對我們這麼好,不去我們會愧疚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