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八節 絕不是武大郎的墓(2 / 3)

當然,這樣的結果肯定會受到質疑。有人就指出,《水滸傳》裏不是說武鬆埋武大郎時是“草草掩埋”的嗎?這個墓卻是很大的墓,裏麵還有很多貴重陪葬品,這對不上號呀?可是,專家們給出了充分的依據,盡管有的依據都是推理出來的,但由於推理邏輯縝密,所以最後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專家們說,武鬆一開始的確是隻挖了個坑,草草把哥哥武大郎給埋了,可後來造反成功之後,有了錢,又偷偷回來把武大郎重新厚葬,不然他造反掙那麼多錢幹什麼?他是那樣敬重疼愛自己的哥哥,又怎能不想方設法厚葬哥哥呢?所以這事肯定沒錯,隻不過這事是人不知鬼不覺的,主要是怕宋江知道了,會定他個私吞公款之罪。專家們還說,此事機密的程度極高,以至於連施耐庵都不知道。

專家們將墓主定為武大郎,最有力的證據有四個:

一是死者個子矮。武大郎是個矮子,這一點《水滸傳》裏寫得明明白白,婦孺皆知,毋庸置疑。

二是死者中了砒霜之毒。這與施耐庵的記錄是一致的,也毫無疑問。

三是玉佩上的“武”字。這和武大郎的姓一樣。

四是玉佩的形狀像燒餅。武大郎生前是做燒餅賣的,而且燒餅做得極好,用今天的話說,叫很有匠工精神。

這麼多而又這麼有力的證據,加上嚴謹的無可辯駁的邏輯推理,再加上他們是公認的專家,所以人們不得不相信,特別是當地人,不僅無條件讚同,還無理性要求往周邊挖掘,說應該能找到潘金蓮的墓,或是西門慶的墓。

南豫縣政府實際上並不關心是真是假,他們關心的是開發潛力。對於墓主人是武大郎的認定,南豫縣政府認為開發潛力巨大,不僅可以開發風景區,還可以嚐試開發“武大郎燒餅”,所以四套班子都非常滿意,對考古專家進行了獎勵,還頒發了“‘五一’瞎說獎章”。當然,這頒獎是後來的事。

冬去春來。南豫縣政府開始實施對兩座古墓的開發,景區被命名為“宋明古墓風景區”,開始對外宣傳,招商引資。

聽說宋墓乃武大郎之墓,溫小飛半信半疑,而冷小婉則哈哈大笑。

“這是什麼專家啊?單憑個子矮這一條,就不是武大郎!”冷小婉說。

溫小飛很是奇怪,忙問:“為什麼?武大郎不就是很矮嗎?再說,曆史上真有這個人嗎?我是懷疑根本沒這個人。”

冷小婉止住笑說:“武大郎是真有其人,但他並不矮,生得身材高大,相貌不俗,和小說裏不一樣,完全相反。”

“那小說裏怎麼會寫成矮子呢?”溫小飛問,“難道施耐庵和武大郎有仇嗎?”

“這裏有個誤會。”冷小婉道。她博覽群書,便向溫小飛講了曆史上的武大郎。

曆史上的武大郎,確實生得高大,相貌不凡。他原名武植,自幼父母雙亡,與兄弟武鬆相依為命。但武大郎聰明好學,考中狀元,任山東陽穀縣令。其同窗黃堂貧困,來向他求助,借錢蓋房。但黃堂來了半個月,隻當天見到武大郎一麵,以後再也沒見著。武大郎忙於公務,興修水利,根本沒時間見他。

可是,黃堂認為武大郎是故意避而不見,一氣之下回去了,由於氣憤,沿途寫了很多貶損武大郎的話,其中就有一條說武大郎很矮。可是黃堂回到家,卻見家裏已經蓋好了新房。妻子出來說明情況,原來是武大郎命人為其蓋的,隻是沒來及告訴他,想等房子蓋好再說,而房子就剛剛才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