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1)

在父母眼裏,蘇念小時候脾氣很壞,壞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那種沒事就發脾氣還特別愛哭,和自家那個明事理的姐姐和乖巧懂事的弟弟完全不一樣。蘇念小的的時候家裏窮,爸爸和媽媽每天忙著工作,沒有心思照顧蘇念和蘇念的姐姐蘇柔,又因為一些事情和奶奶那邊鬧的不是很好,就隻能請蘇念的外婆來照顧蘇念和姐姐蘇柔,那個時候,因為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查得嚴,蘇柔一出生發現是個女孩子,為了生個男孩就把蘇柔送到蘇柔外婆家,外婆是一手拉扯蘇柔到大的,直到蘇柔八歲的時候才被接回來,而蘇念卻對外婆和姐姐一無所知,因此對她們稍許有些疏離,但蘇念也不過是個小孩,和姐姐一起上學便熟悉了起來,但久而久之,大家就發現這孩子身上有很多毛病。

蘇念這孩子要麵兒,不喜歡別人說她不好,有一次外婆看著蘇念早起穿衣服,迷迷糊糊的下樓忍不住笑出聲,蘇念把褲子的正反穿錯了,就這一件事,讓蘇念立馬氣哭了,坐在樓梯上大哭外婆是個大壞蛋,她不要外婆了,讓外婆快回家。趕過來的媽媽打了蘇念一巴掌,罵道:“能不能像你姐姐一樣安分點,天天就知道哭哭哭,誰欠你的了?”

蘇念更加生氣了,索性臭著臉站起身換了褲子和姐姐走了出去,身後媽媽不停的歎息道:“這孩子脾氣被寵壞了,以後真該治一治。”蘇念又哭了,為什麼媽媽不問自己因為什麼哭就罵自己,彼時的蘇念不明白,直到很多年以後,蘇念慢慢的長大,也有很多要忙碌的事情,才開始明白,成人的世界裏太過紛忙,像小孩子一樣鬧脾氣簡直就是讓人看了咬牙切齒的行為。再很多年後,蘇念麵對著那些事情,學會了和這個世界和解。

不過在家裏人眼中,蘇念脾氣的改變是在高中以後,蘇念自己也承認,自己在高中脾氣變好了很多,但高一是明白了世界上的一些灰色地帶,明白沒有人會傾聽你的苦痛,而高二之後蘇念選擇了文科,換了新的班主任後,脾氣變得更加溫和,開始包容了一些事情。

說起高一的班主任,蘇念想的最多的是這個老師的“善”,這位老師在第一天就告訴同學們說:“高一是你們最悠閑快樂的時光,我希望可以讓你們快快樂樂的度過這段時光。”

因此,蘇念享受到了一段很快樂的時光,在每周一的例會裏,班主任特意播放電影給他們用來緩解壓力,有時候被巡查的教導主任看到,會說幾句,班主任將此事全力壓下來沒有說,直到後來學校下了通知,蘇念在的班級才停止了這項活動。高一的時候,教導主任下達通知,要求全體學生在大課間活動的時候跑步,這意味著除了每天早上必跑的兩圈又多加了兩圈,對此很多人都很不滿,而蘇念作為聽話的好學生自是乖乖參加,但同班很多男生卻總是偷溜沒有去,後來老師發話:“大課間活動是幫你們鍛煉身體,如果你們不滿意,我們班可以一次女生跑,一次男生跑,輪著來,但每次人數必須到齊。”

這樣的命令造成的結果就是站在場上監督的教導處主任每次都喊著:“這又是哪個班?”

高二文科班看到女生跑是時候總會笑,總以為這是一個全是女生的班級,為此班主任也被教導處主任罵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