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衝突好看,戲劇的戲劇性才能體現出來,戲劇才能好看。對於多數觀眾來說,一個戲精彩不精彩,主要在他的故事,而不是他所表達的主題。如前文所說,無論背景如何,作者表現的主題如何,這類故事的核心在於男女主人公與阻礙他們相愛的各種因素的衝突,表現出來就是人與人的衝突。因此,觀眾的興趣點是在衝突上,而不是什麼社會背景、主題思想。隻有故事好看,人物塑造的飽滿,衝突表現的激烈,這個作品才能夠吸引觀眾。因此,一個悲劇,能夠讓人感同身受的是故事本身,而不在於他的背景是社會製度造成的還是家庭問題造成的。當然,這不代表作為故事背景和思想內涵的社會製度問題、家庭問題不重要,而是說,作為一個悲劇作品他的生命力在於他的故事能夠打動人的心靈。從《陰謀與愛情》這部作品來說,它的優秀之處在於他對費迪南、露易絲、宰相、彌爾芙特等等這些人物的刻畫以及他們之間關係的建構。它能打動我們的是費迪南對愛情的堅定、露易絲純潔善良的心靈,而這自然是在衝突中表現出來的。席勒對於愛情的描寫是深刻的“在席勒筆下,愛情的破壞力得到了較為忠實的表現,沒有藥酒與魔法,費迪南和路易絲終於在愛情的烈焰中飛蛾般死去,父母失去了兒女、家族失去了承繼、國家失去了希望,而隻有愛情得到了升華。”[3]我相信多數人在意的是這些,而不是它是否批判了封建專製。當然我們會在感動之後想到作者對與封建專製的批判,可畢竟對故事的感動在前,故事才是觀眾欣賞與感動的重點。
當我們回朔這些偉大的作品時候,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社會價值,更要注意到他們所蘊含的藝術價值,這才是他們作為藝術作品而非政治宣言存在並供我們欣賞的最重要的原因對於。作品藝術水平優劣的分析才應該是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吳兆芳《陰謀與愛情》的思想與人物[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1998:4.
[2]安國梁 論席勒的《陰謀與愛情》[J],河南師大學報,1982:1.
[3]張秀寧《陰謀與愛情》中的個人政治美學[J],蘭州學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