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業技能大賽推動下的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1 / 3)

職業技能大賽推動下的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

學術研究

作者:黃存東 王勝 梁繼會

摘 要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起到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網絡技術專業為例,從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實訓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麵闡述職業技能大賽對專業建設的影響。

關鍵詞 職業技能大賽;專業建設;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15-0013-03

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社會賦予高職院校的責任,認真研究職業技能大賽的指導作用,對於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1]。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逐步完善“素質基礎、能力本位、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在各級各類職業大賽中獲得豐碩的成果。現就職業技能大賽推動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情況進行闡述。

1 專業建設主要內容

1.1 以技能大賽為推動力,促進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建設

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麵的[2]。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以該專業為依托,結合“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網絡係統組建與管理、網絡係統加固與評估及信息安全攻防對抗),提出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為導向,項目驅動、工學結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了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建立分模塊化的課程和實訓體係;完善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中心,以崗位基本知識掌握、職業素質養成、核心崗位能力提升、專業綜合能力拓展為支撐的4個教學模塊;與H3C、西元、神州數碼等企業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將企業標準、企業項目、企業職業情境、企業工程師引入學校直接參與網絡工程人才的培養;建立以項目為載體,任務驅動,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在教學中以能力訓練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在教中學,在學中做,使“教學做”有機地融為一體,課程的內容全部在實訓室中完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

1.2 以技能大賽為推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為了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將每次大賽都當成一個真實的工作任務,進行充分的學習、調研、實踐。同時積極采取措施,一是組建大賽校企合作師資團隊,共同指導;二是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分組和自主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進行項目化教學;三是師生深入生產一線,共同學習和提高;四是高度重視過程總結,通過大賽使教師不斷自我學習,快速升華和提高。在大賽前積極派出教師參加各種實踐能力培訓,如先後安排教師參加H3C網絡工程師、Red Hat Linux工程師、神州數碼網絡工程師等培訓,分別取得了相應的工程師證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從企業獲得了大量的實踐技能,並運用到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之中,校企合作資源得到了極大的利用,團隊建設也卓有成效,教師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並能為企業服務,形成了良性循環。

1.3 以技能大賽為抓手,推進實踐基地建設

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建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包括網絡互聯設備實驗室、網絡綜合布線實驗室和信息安全實驗室等。網絡互聯設備實驗室擁有24台H3C 30-28路由器,8台H3C S3610-28TP交換機,H3C安全防火牆設備,H3C有線無線一體化交換機、H3C無線AP等Wlan設備,主要用於計算機網絡組建模塊的實驗實訓教學。網絡綜合布線實驗室擁有西元綜合布線實訓台、模擬牆等多套綜合布線配套設備,主要用於網絡係統集成模塊的實驗實訓教學。信息安全實驗室擁有神州數碼安全設備和神州數碼實訓平台,主要用於網絡信息安全模塊的實驗實訓教學。通過校內實訓基地,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