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紛呈題畫詩
治教經驗
作者:乙白蓮
在畫的空白處,常常會有畫家本人或他人題的一首詩,這種題在畫上的詩叫做題畫詩。題畫詩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麵對精美的畫作,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一行行動人的詩句,把無聲的畫和有聲的詩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給人以更多的美感享受。
有的題畫詩拓展了畫麵的意境。如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原畫已經失傳,但從詩人傳神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想到畫麵圖景。北宋詩人晁補之說:“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此詩妙在既寫出了“畫中態”,又傳出了“畫外意”,使詩情、畫意完美地結合起來。詩句不僅繪出了早春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而且給人以啟示:鴨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為它們常年生活在水中,對於春江水暖的變化首先知道的當然是它們了。“河豚欲上”是畫麵所無,也是運用畫筆難以表現的,但詩人卻成功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用想象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麵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使讀者見到了、聽到了、感受到了在畫麵中所不能得到的東西。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現的視覺之外的天地,使詩情、畫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有的題畫詩托物言誌。王冕《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本詩是詩人題寫在為良佐所畫的《梅花圖》上。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豔,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豔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隻願散發一縷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詩字麵上在讚美梅花,實際上是托物言誌,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反映了詩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表現了鄙薄流俗,獨善其身,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鄭板橋的《題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寫竹挺立於風雪之中,雖經曆千磨萬擊,依然卓然獨立,不隨風而倒。經得起“千磨萬擊”,受得住四麵狂風,象征著一個人不怕社會上和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困苦和排擠打擊,這其實也是詩人性格的生動寫照。讀此詩,一個不向惡劣環境屈服,不被艱難痛苦嚇倒,積極進取、剛毅正直的詩人形象,便像“竹”一樣挺立在了讀者麵前。
有的題畫詩抒發了作者的感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人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詩人由竹聲聯想到了生活在艱難困苦中的老百姓和為官作吏者的責任,用竹子的一枝一葉比喻老百姓生活中的件件小事,表達了詩人關心百姓疾苦的一片深情。
有的題畫詩借題發揮。一次乾隆皇帝命大臣們給《百鵝圖》題詩,紀曉嵐大筆一揮便題詩一首:“鵝鵝鵝鵝鵝鵝鵝,一鵝一鵝又一鵝。食盡皇家千鍾祿,鳳凰何少爾何多?”這首詩雖起筆平平,承筆也索然無味,但此詩貌似笨拙實乃靈巧,後兩句峰回路轉,不同凡響,使整首詩化石為金,頓生異彩。“食盡皇家千鍾祿,鳳凰何少爾何多”,其比喻貼切、形象,嘲諷那些雖位居顯赫、身享厚祿,卻不學無術、無所作為、飽食終日、渾渾噩噩的庸臣,據說此詩成後,很多大臣窺鏡自慚,無地自容。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橫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