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記住了,”劉立海很溫順地應了一句,接著又補充著說:“你有一段日子沒這麼教導我。”
“我是不是又開始給你說教了?你是不是又沒耐心聽呢?”冷鴻雁問了一句。
“其實,也不是和你說教,我其實也是在和你一起共勉,我也在鼓勵我自己,因為我得為自己重返官場而作準備呢。人啊,離開容易,重返就要難得多。何況我舍下的是官場,這是人生之中,最難搞定的一個場地,一個圈子啊!”
冷鴻雁此時很真誠地說著,她是恨不對把心掏給這個小傻子。
“姐,你的話讓我很有啟發,很有頓悟,其實,你剛才說的是工作,豈止工作,生活中不也是一樣嗎?我承認,對於生活的感悟,我很膚淺,可是,我終究也開始學會思考了,許多人會在現實中感到心理受挫,包括我,容易什麼都看不慣而為此苦惱生氣,現在想來,原因就在於總愛以自己的理想希望好惡來要求現實應該怎樣,別人應該如何。現實往往是與希望相反的,當現實不按意願運轉時,就受不了,經常抱怨和悲歎自己的處境怎樣的困難,命運如何的不濟。現實中總會有種種的不如意讓人耿耿於懷,氣鬱結心,我現在覺得,不應該隻是在那裏希望和要求,要求別人和社會,卻偏偏忽視了要求自己,要求自己認清現實的時代性規定性局限性。”
“對,小劉,你說的太好了,”冷鴻雁欣慰地說著:“生活是否一定要花好月圓才叫稱心如意?這種犯忌的觀念必定會削弱你的堅強智慧。人生是充滿艱辛和坎坷的,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有這種心理準備,既懷著希望,又能接受現實的殘缺和限製,更重要的是永遠不被挫折所打垮。馬克思說過‘在框架的限製中尋求自由’,接受框架的限製就是適應環境,沒有適應,就談不上身心健康,更談不上生存的質量和有所發展。如意之事不常有,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一個人總會遇上不順心,不如意,以及現實中難為自己的事。這事一旦成為現實,我們不必沉湎於痛苦中,總感歎自己倒黴,而應該笑著麵對現實,接受它,甚至利用它,改變它。現實關鍵在於我們怎樣去覺察它,我們覺察它越客觀,越準確,越積極,則現實給我們的心理挫折與打擊就會越小,就越能適應現實而積極地生活著,這就是現實。對於現實,愚昧的人總陷入昨天的痛苦中軟化自己的脊骨;明智的人則看重今天珍惜生活贈送的新機遇。我們常常不是失敗在昨天,而是失敗在沒有很好地利用今天上。熔煉昨天,我們把不需要的記憶忘卻;用好今天,我們可以尋找一個新的向前延伸的成功亮點。”
劉立海這一次沒反感冷鴻雁的話,而是一直委認真地聽著。他現在心裏百感交集,冷鴻雁的話字字落入他的心裏,讓他牢記在心。他出知道,生活對於人們而言,恒久而又執著。希望是命運的星辰,隻要心中永不言放棄,生命的潮頭,終會揚起綠色的風帆。
年輕的劉立海,擁有的是花一般的年齡,中年的冷鴻雁,在他的眼裏,依然是那麼柔美年輕,他多麼渴望,他曾經憧憬,在人生的渡口,有他們的堅強,他們的執著,他們的純真,他們的可愛,他相信,所有的夢想都將不再是夢想,所有的期望都將躍上生命的枝頭,綻放出迷人的馨香。
曾經,劉立海無數次懷想,雖然他會時常在攀高的路上摔倒,甚至從半山腰滾下去,但他不哭,因為山還在,他的青春和激情還在。那麼,他最終征服它的時候,就有最後笑的時候,他多想雙手合十,打開心窗,為永遠青春的他和冷鴻雁放飛心靈深處那最虔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