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又出事了(2 / 2)

劉立海這才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孤身奮戰,這些人是省政府的便衣保安,隻是劉立海不知道,是誰派他們來保護自己的。他謝過這些人後,還是決定麵對家屬們的憤怒。

家屬們顯然明白了他們處於弱勢地位,他們開始商量要劉立海答滿他們的要求,這也是兩位老教師的要求。他們一直向林縣教委反映過多次,解決他們的待遇問題,可他們的要求石沉大海,他們到現在每個月才領幾十塊的生活費。幾十年來,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指望著解決他們由民辦教師轉入公辦教師的身份,可是鞋子跑破了多雙,他們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在他們絕望的同時,他們選擇了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隻有這樣做,才能夠讓他們的家人生活得到補償,才能夠喚起有關方麵重視他們這些一輩子把心血貢獻給山村教育的老教師們。他們在上省城之前,都給家人留下了遺書,他們並不希望家屬們鬧事,但是他們希望像他們這樣的教師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據說在他們來省城之前,很多民辦教師都要求集體上方,被他們勸住了。

大致的事情經過就是這樣,劉立海知道後,心裏五味交雜呈現著,他真的湧起了很多的同情心。對於這兩位老教師,他在這一刻多了一份敬重。可是冷鴻雁警告他的話再一次在耳邊響起,同情心會害死人的,他在這一刻終於明白冷鴻雁說這句話的道理。如果他任由自己的同情心泛濫,恐後他不僅控製不住事態的發展,還會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全部搭進去。而且這些家屬話裏話外都在告訴他,如果他們的要求答複不了,將會有更多的老教師走上上訪這條路。

他現在擔心的是,如果兩名老教師的死訊傳出去,會不會有更多的老教師上訪?他一方麵做家屬們的工作,讓他們冷靜下來,有問題提出問題,他現場答複。另一方麵,他要求家屬讓他給林縣領導們彙報情況,盡快答應家屬們的要求。

家屬們在劉立海的勸說下,閃開一條道,任由劉立海走到一邊去打電話。劉立海先給龔道進發了信息,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要求相關方麵防止集體上訪。接著才給劉守望打電話,彙報了這邊的情況,等劉守望的指示。

劉守望沒想到劉立海竟然孤身控製住了局麵,不由讚賞了他幾句,指示他放開手腳去處理,他還是那句話,一如既往地支持劉立海。劉立海放下電話後,心裏有譜了,他知道無論是劉守望還是龔道進,都會全力支持他。

果然,龔道進很快給劉立海回了信息,他已經通知公安局在各個去省城的路口嚴加控製,通知各鄉鎮領導,嚴防自己管轄下的教師外出。他要劉立海大膽處理,有任何意外發生,他會替劉立海承擔。

劉守望和龔道進的態度,讓劉立海徹底放下顧慮來處理這件事。他拿出了自己的真誠來應對家屬們的種種質疑和問題,雖然他知道不能有任何的同情心存在,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有最起碼的真誠。隻有用真誠麵對這些生活在山裏的村民們,他才有一份真正的心安。他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這些村民們最滿意的一個結果。

當古得勝帶著教委的人趕到時,劉立海已經在和家屬們談條件。家屬們提出安排子女就業,劉立海應允下來。家屬中有質疑劉立海說話算不算數的,劉立海讓他們各選一名代表,他現場和他們簽訂協議。如果他以後解決不了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將辭掉這個副縣長的職務。話說到這個份上,這些家屬們還是願意去相信劉立海。協議當場起草,當場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簽訂,對於這個結果,兩家的家屬們都相當滿意。隻是當家屬們提出要把屍體運回老家土葬時,劉立海為難了。在京江,十年前就開始火葬,他想不通,林縣至今還保留著土葬的風俗。

古得勝這個時候才站出來說話,他對家屬們說:“這件事馬上照辦,但是所有的人必須離開省城,而且不允許接受任何媒體采訪。如果有一個人鬧事,有一個人泄露了相關消息,簽訂的協議自動失效。”古得勝的這些話說得極為果斷,也極其老練。看來他對教育係統的問題,不是不清楚,而是不願意去麵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