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領風騷沒幾年的IT業
卷首語
又到年底,照例在每年最後一期都要盤點一下今年的業界大事。2012年,隻能說又是風雲變幻的一年。在討論用什麼詞來概括今年IT界的變化時,編輯部一致認為用“拯救”一詞再貼切不過,這不僅是因為今年是號稱世界末日的2012年,更因為消費電子業正在經曆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產業和公司麵臨著危機,他們希望通過革命性的新品來拯救自己和這個行業。而新興的產業和公司則剛剛立足,他們也在用新的產品或商業模式擴張自己的地盤。所以有了本期的封麵報道《PC的2012 誰是救世主》。
做完本期封麵報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形勢比人強”,產業發展趨勢具有決定性的力量,能否抓住產業轉型的節奏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不管多麼龐大,或者多麼弱小,他們在新的產業環境下,都是平等的,比的就是誰更靈活、誰更有眼光。並且IT領域,產業變更的周期特別快,公司的興旺衰落也來得很快。2年前,大家還在瘋狂追捧諾基亞的E71等流行手機的時候,誰能想到這麼快就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不過借助Windows Phone 8和諾基亞出色的工業設計,誰又敢說諾基亞不會依靠Lumia 920打一個翻身仗呢?再看國內的小米手機,可以說一朝成名天下知,現在儼然已經成為國產手機中最具性價比、最受追捧的代表,不過隨著華為榮耀、魅族的MX等一係列高性價比手機的發布,誰又能保證小米會一直火下去呢?
風雲變幻的手機領域正在上演著一幕幕的企業悲喜劇,快得連感慨都來不及就又開始下一幕。相比移動市場的快速變化,PC領域的變化則緩慢得多,因為PC產業已經形成穩定的產業格局,在依靠生態係統的競爭環境中,公司興亡變化很難。AMD和英特爾爭奪這麼多年,依然弱勢得很。Windows一統PC江湖幾十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改變。不過,要打敗巨人,就不能在他的地盤中,按照他定的遊戲規則來玩,隻有在新的領域才有機會。穀歌戰勝微軟,不是在PC領域,而是在互聯網;Facebook搶了Google的風頭,也不是在搜索引擎,而是在社交領域;蘋果戰勝三星、摩托羅拉,也不是在功能機,而是在智能手機。
新產業的興起不可避免地在擠壓傳統行業的生存空間,所以,巨頭的對手不在本行業內,而在新興行業中。微軟和英特爾這些PC巨頭麵臨的最大威脅不是Linux和AMD這些PC領域的對手,而是移動市場的蘋果、穀歌和ARM陣營。在移動智能設備的衝擊下,PC行業的所有企業都在謀求轉型。微軟押寶Windows 8,不惜改變幾十年的用戶使用習慣,同時不顧硬件合作夥伴的反對,親自操刀平板Surface。英特爾推出移動設備芯片,一次次聯合移動設備廠商在平板和手機中嵌入英特爾芯片,不過市場反應慘淡。就連專注在鍵鼠領域的中國企業雷柏,也開始推無線家庭娛樂中心RATV。
借用國父孫中山的名言“世界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沒有永遠強大的企業,隻有不斷變化的環境,能否抓好轉型之機才是決定因素。在平麵媒體不斷下滑的今天,借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