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有一條“老太一年看百部電影”的新聞上了熱搜,很多人冒出來感慨說老太一年能看100多部電影太牛了。可是你要真去算算就會發現這個量實在不多。就以我個人來說,去年一年我看的電視劇有三四十部,就按每部30集(這個集數以現在的國產電視劇來說都算短篇了),一集40分鍾,折合成90分鍾的電影,相當於我去年看了400部,相信比我多的還大有人在。當然,我還是很佩服這位老奶奶的,不在於量,而是她看過的電影她都記得。如果我現在問:2015年你看過的電視劇到底有多少,有幾個人能掰著手指頭全數清了?深感於此,我趁著最近休息整理一下這些年我看過的電視劇,結果不理不知道一理嚇一跳,光是能主動記憶起的華語電視劇就有500多部。於是我決定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電視劇》和大家分享一下,算是紀念一下曾經用涼毛巾和大蒲扇給電視機散熱的青春年少。
提前說明一點,由於有些電視劇年代實在久遠,播出時間依然記不得了。再加上有些我也是在N年之後看的重播,所以年代順序就按網上查到的來,大家不要太糾結。
1984
說來慚愧,這介紹的第一部電視劇我是一眼都沒看過,原諒我年紀小(????)。它就是當年風靡全國的《一剪梅》,也是內地引進的第一部台灣電視劇。更重要的是它有一首橫行30年的同名主題曲。小哥的這首《一剪梅》不光多年間N次被各種綜藝節目引用,而且還是最近大熱電影《夏洛特煩惱》的神來配樂,更捎帶手的捧紅了一位‘一剪梅男孩’。所以你要是不知道《一剪梅》,那就真的out了。前幾年我曾看到一部名為《新一剪梅》的電視劇,不知道是不是翻拍,但劇情實在不敢恭維。要是大家看到,就請自動繞行吧。
1985
如果現在說起武則天,我第一個反應不是劉曉慶,也不是範冰冰,而是一句歌詞“一代女皇,武——則——天”外加一位白發女皇孤傲的背影。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部《一代女皇武則天》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少女武則天和她小白貓的悲慘經曆。可當我知道魔女潘迎紫出演這部電視劇時已過不惑之年時,對這個記憶點的不解轉已經化成了震撼。四十歲的潘迎紫演十四歲的少女毫無違和感,讓你一點不跳戲,真是不服都不行。不過關於潘迎紫的具體出生年份從1945年1949,可謂是版本眾多,任君選擇。如果你現在問她本人,她隻會告訴你“我隻有18歲哦”,真乃魔女也。
1985年,台灣出了個一代女皇,而在內地,我們的濟公爺爺也來了。不過單以服化道、畫麵美感來說,我們的濟公和女皇比,簡直是勤儉節約到了家。但這一點不影響我們看劇的心情,當那句“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一響起,好戲就開始了。在多年以後,濟公有了張默、鄭元暢等諸多版本,可隨便拎出來哪一位和遊本昌老師一比,別說望塵了,連煙兒都看不見。
1986
舉世矚目、超級無敵的《西遊記》終於上演了。雖說當年是邊拍邊播,集數不多,還斷斷續續的,那也抵擋不住觀眾的熱情和電視台一遍又一遍的重播。據非官方且不準確統計,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而六小齡童老師對於這部《西遊記》不能以有多重要來論,他就是這部戲的靈魂,而且難以超越。這些年電視劇的製作水平不斷提高,可後麵那些孫悟空拿出來放在六小齡童老師身邊,比都不用比,立馬就成了六耳獼猴。而我也是因為這部戲打下的好基礎,才會在小時候放學時哼著“白龍馬,蹄兒朝西,顛簸唐玄奘,小跑三兄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裏”;才會在今年夏天大聖歸來時,義無反顧的當了回猴子的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