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曼陀羅(2 / 2)

後來,修法時設置的土壇和界線被稱為“壇城”或“曼荼羅”。

楚然見過很多壇城的圖像,以立體或平麵的方、圓幾何形並塑或繪以神像法器,表現諸神的壇場和宮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結構。

由於佛法各宗修法的內容不同,壇城的設置形式和內容(陳設品)也各不相同,極其複雜。

為便於人們修行,後人據其內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繪畫方式分別製成樣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壇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陳設於佛堂,以供觀想。

但從來沒有人見過真正的壇城,而進入到這座城堡,楚然終於知道,為何壇城在傳說中,是如此的奢華和壯觀了。

進入到壇城中,站在城牆之下,整個壇城的景象便全部映入眼簾,在象征著宇宙的壇城,也就是“曼荼羅”中,四麵的城牆之上,各有敞開的城門,通向外部的世界。

而在四方的壇城中央,是一圈像是火焰般的蓮花狀建築,圍繞起一個圓形的核心地帶。

在這個圓形的中央,一座四方型的高台,拔地而起,不知是因為築建後塗色,還是築建時用的就是某種特殊的土質或者石質,高台呈現非常顯眼的藍色。

楚然知道,這通體藍色的四方高台,就是佛典中壇城的供台,也被稱為“方便曼荼羅”。

在供台之上,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巨大宮殿,同樣是四門大開,從下麵看上去,可以望到裏麵供奉著主尊神大日如來。

在它的四周,還環列著一眾侍從神,如:寶幢如來、普賢菩薩、開敷華王如來、文殊菩薩、阿彌陀如來、彌勒菩薩、天鼓雷音如來、觀音菩薩等等。

整個宮殿,飛簷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烏做脊飾。

晶瑩剔透的琉璃屋頂,在陽光照射下異彩流轉,屋簷下的宮殿牆麵,也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

供台四角,更是矗立著裝飾華麗的五彩牌坊,周圍各種裝點幡幢、白轅、火焰、飛天等等。

整個壇城宮殿巨大而金碧輝煌,它不僅象征著佛法的智慧與威德,更是用以表達宇宙真實“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禪圓”之意。

“楚然,出了這座壇城,再向前走,會有一處花園般的建築,裏麵有一些宮殿和房舍,我救下的人,就暫時住在那裏。”

澄心大師的話,讓神情間如醉如癡的楚然,終於從良久的震撼中蘇醒了過來。

繼續前行,繞過巨大的供台和宮殿,順著北門走出壇城,足足用了接近一個小時,這時候,蔚藍的天空上,金色的太陽已經開始揮灑餘暉,天色也微微開始發暗。

穿過兩側整齊的碉房,一陣花草的清香撲麵而來,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一處低矮的紅牆之後,出現在視線中的,是一大片蔥鬱的花草樹木,其間還掩映著一些亭台樓閣和房舍。

讓楚然有些驚奇的是,這些建築,明顯已經不像是壇城外圍的那些帳房和碉房,而是像是一些華夏中原一代的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