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雪地噩夢(1 / 3)

一大早,劉霞就急急忙忙地趕往學校,可是路麵的積雪沒到小腿肚子上,走的時候不但要小心積雪下麵是否有異物,連抬腿都覺得費力,劉霞做好遲到挨罵的心理準備,深吸一口氣,邁入校園大門。大門口宣傳欄的黑板上貼著大大的白紙,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劉霞湊上去看,是教育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學校抗雪防凍工作的緊急通知》,大意是因雪災學校按受災程度自行安排放假,並做好防雪抗凍工作,旁邊是學校的通知,決定今天全校放假,師生組織力量做好校園掃雪除冰工作。

今天拚命趕來的學生和教師們一肚子怨氣。“早知道今天放假,學校就該提前通知,昨晚開始這雪就下大了。”劉霞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陳旭從背後拍了劉霞一下肩膀,劉霞被嚇了一跳,剛要發火,見陳旭笑嗬嗬地,於是自己也不好發作。

“劉霞,在歎什麼氣啊?”陳旭明知故問,其實她也很窩火,一早為了趕來上班,鞋子在雪堆裏早已濕透。

“鬧!”劉霞指著公告欄上的通知,沒好氣地回答道,“早知道這樣,我就在家睡懶覺了。”

陳旭笑了起來:“是啊,沒辦法,都怪這天氣啦,對了,最近你有沒有和楊子聯係啊?”

這隨口一問,劉霞心裏一陣悸動。

“呀!你臉紅了!”陳旭笑著指著劉霞,劉霞連忙擺手:“即使是下雪天,走過來還是感覺熱的呀!”陳旭拍拍劉霞的肩膀,笑著耳語:“你這家夥就這個缺點,不會撒謊,楊子離開後的一個月你那失魂落魄的樣子,學校裏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來。”

劉霞心裏噗咚亂跳,心想自己不會撒謊也算缺點?楊子離開東雲中學後,自己總覺得心裏被挖去一個角似的,感覺空蕩蕩的。每天習慣看到楊子在教室裏與學生談笑,自己很羨慕楊子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可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最終讓楊子被學校和家長委員會掃地出門。每天晚上自己都會想,如果是楊子,該如何處理班級的問題,可是明明知道楊子的聯係方式,也不去聯係,也許是怕刺激楊子。

“難道我喜歡上那家夥了?!”劉霞心裏一驚,“天,我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不,不會的!”

陳旭翻看著手機,嘿嘿笑道:“你呀,人家其實也滿關心你的,你想想當初來學校和學生吵架想辭職,是誰把你拉回學校的?你想想家長委員會喊你下課的時候,是誰和家長對著幹?”當陳旭重提劉霞在菜鳥學期的事情,劉霞就覺得楊子的身影在腦海裏揮之不去。劉霞搖搖頭,想把楊子的身影趕出腦子裏,有時候越想確認是否忘記,記憶卻越是清晰。

陳旭拉著劉霞的手,走進辦公室:“很快就放寒假了,今年的情人節剛好在寒假裏哦,你可以考慮下約楊子。”劉霞滿腦子都是楊子,陳旭在劉霞眼前擺擺手:“這句話也不知道有沒有聽見。”

“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國發生了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浙江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客廳的電視機播放著關於雪災的新聞報道。

“阿嚏!”楊子打了個噴嚏。他從電腦前走開,就立即聽到母親的嘮叨:“叫你多穿點衣服,你就是不聽,看,打噴嚏了吧?外麵現在雪災,多冷啊。”楊子嗯了一聲,就算應付了。

2007年6月離開東雲中學已經半年了,楊子看了看日曆,想:“這個時候,學校該放寒假了吧。劉霞不知道怎麼樣了。”楊子一想到劉霞在菜鳥學期的事情,就會微微露出笑容。半年多來自己並不是不想回去看學生,隻是校長換了、周晨他們讀初二了,有點物是人非的感覺,何況汪新雨弄得重傷、汪母精神失常,雖然嚴格意義上說與自己無關,但作為當時的班主任再回學校去,總會讓學生和以前的同事舊事重提,難免會挖開傷疤,所以這半年來楊子沒回東雲中學去。雖然想與劉霞保持聯係,畢竟她站在自己這邊,但這丫頭不聯係自己,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去主動聯係,不然弄得好像垂簾聽政似的,劉霞一遇到困難就找自己,這丫頭也難提高管理水平。

“楊子,我說你開春就好好找工作吧,或者學點手藝。”母親又提起工作的事情。東雲中學出來後,楊子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調整了心情。說實話,楊子對初中教育算是寒心了:初中的那些學校唯中考成績論,為提高重點高中升學率,拚命壓榨學生的豆蔻年華,以換取所謂的學生的“光明的未來”。

對於未來怎麼走,自己需要一個規劃。本來自己想教書教到退休,無奈東雲中學不給機會,教育局沒有撤銷自己的教師資格證算是萬幸,但是這幾個月也沒學校招人。

“哎,過來,”楊子母親叫兒子到客廳,說道,“我看這所職業高中不錯,今年開春要辦社會培訓班,我給你報了個中西麵點培訓班。”

“啊!”楊子一聽,腦海裏浮現出自己穿廚師服裝做饅頭的樣子,“怎麼不和我商量啊。我一個做老師的今後去做饅頭,多丟人啊。”

“萬一今後沒學校要你呢?”母親立即反問道,“你學點手藝,再怎麼說今後開個麵包店或者去做麵點師,總比餓死好。而且這做饅頭是靠手藝養活自己,怎麼算丟人?”

“你媽說得沒錯。”二姨媽把筆擱在桌子上,接下話茬,“你打算今後怎麼辦?還想教書?你在東雲中學出了事,誰敢要你?初中你是不會去教了,高中的話,重點高中沒學校敢要你,總不見得你去教職高吧?”

楊子想了想,問道:“為什麼說‘總不見得教職高’?都是高中啊,職高的升學壓力小吧。”

“你太天真了,你以為教職高那麼容易嗎?”二姨媽今天來是商量過年的事情,2008年2月6日就是除夕了,換句話說還有一周就是農曆新年了。聽到楊子與母親的對話,二姨媽提出自己的意見,“打個比方,重點高中是通向好大學的直通車;普通高中是通過拚搏通向好大學的公共汽車,能否擠上公車看你的努力,通過中考,家長們拚得頭破血流,讓孩子擠不上直通車最低限度也要擠上公車。”

“你表妹馬上要中考了,你二姨媽對各類高中提前一年開展研究呢。”母親嗬嗬笑著,“說起嘉雯打算讀什麼高中?四中?還是哪裏?”

“這孩子擠不進本地重點高中或普通高中,我就把她送到外地讀重點高中,最差也要讀外地好點的普通高中,這叫‘公交換乘’。”二姨媽一提到自己女兒的升學問題,就覺得心裏添堵,皺了皺眉,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那職高算什麼車?”楊子饒有興趣地問二姨媽。

“那些拿不到直通車車票又擠不上公車的人就是職高生。不懂得擠公車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珍惜上好大學的機會,然後集中在一所學校,這就是職業高中。”一轉換話題,二姨媽的心情變好,為自己的比喻洋洋得意,“一定要比作車的話,職高就是三輪車。”

“三輪車?”楊子想笑,這算什麼比喻啊。

“職高畢業,要麼就業,要麼讀高職,就兩條出路。高職不能算什麼好大學。如果把好大學比做終點站,坐直通車的學生第一個到達,公交車開得慢不要緊,總還有達到的機會,可要是騎三輪車去,人累死不算,終點站早關門了。關門了怎麼辦?就到大學附近打工去,看人家讀大學。”二姨媽擺擺手,“所以說啊,我是絕對不會讓你表妹讀職高,哪怕在外地讀普通高中考不上好大學,還能複讀一年再考,要讀了職高,哪有基礎讀高複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