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開壇講道(1 / 2)

百年之內,山上生靈抓緊時間趕往淩雲殿,都怕自己不能趕上這次講道。要知道,洪荒之中,除非是老師與弟子,否則不會有人為你講道。

講道是什麼?聽道可以將你修煉中的一些疑惑解開,讓你修煉途中少走彎路。

當淩雲殿內坐滿人後,李存孝開始講道,而沒來得及到達淩雲殿的,都就地聽道。有在山腳的,有在山路上的,俱都盤腿而坐,聽道悟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此次講道講了三百年,眾生似都有所頓悟,修煉途中以前不明朗的地方,現在變的明朗。有些生靈在修為上還有所突破。

“本次講道到此為止,一百年後再次講道”

李存孝說完,消失於淩雲殿上,而眾生靈也沒有要離開的,有的靜靜消化本次聽道所得,。而那些悟性於根腳較差的,領悟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位置,生怕位置被他人占了去,俱都靜坐於蒲團之上。

百年時間一過,李存孝又出現在蒲團之上,再次清口講道。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含之為太一,放之為太清。是以坎離消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竊,真氣薰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是謂神化之道者也。”

“這次講道到此為止,三百年後為最後一次講道。”

這樣又過了三百年,李存孝再次現身講道。講道生再次緩緩響起:

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魚之有水。涸轍之魚,猶希升水。弱喪之俗,無心造道。惡生死之苦,愛生死之業。重道德之名,輕道德之行。喜色味為得誌,鄙恬素為窮辱。竭難得之貨,市來生之福。縱易染之情,喪今身之道。自雲智巧,如夢如迷。生來死去,循環萬劫。審惟倒置,何甚如之!

......

本次講道又曆經三百年,三百年到,眾生靈俱都沉浸在道的領悟之中,有的修為有所突破,有的對道的領悟更深。

眾生靈聽道後跪拜李存孝曰:“蒙老師慈悲教誨我等,但我等修為淺薄,於洪荒無立足之地,望老師收我等為徒,以便我等能侍奉老師左右。”

“爾等本為我淩霄山眾,與我卻無師徒緣分,但爾等亦可以入我山門,為吾管理山上事務。爾等可願意?”

說完,大部分人都願意留下,畢竟在洪荒找一個強大的靠山並不容易,強大的人的確有。但人家會看得上你?像李存孝這樣的強者願意收留別人的少之又少。

小部分人或者是想拜師學道或者另有打算,所以選擇離開了淩霄山。

而李存孝安排這些留下來的眾生靈管理淩霄山,畢竟哪裏都需要秩序,而管理秩序這種小事他當然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