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睿現在每天的物質生活已經屬於“大富豪”水平了,每天上班有專車接送,吃的喝的用的,全都不用自己操心,有人會給自己準備最好的。那些大富豪雖然有錢,但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更沒時間享受。
啟睿不同,每天做的工作就是打醬油,以“留學歸來的高材生”身份打醬油,在外人看來那是非常了不得的。但他心裏明白自己到底幾斤幾兩,所以和以前在分公司打醬油完全不一樣。那時他有劉雅楠陪著,什麼都不用做還有工資發,其根本就是一條鹹魚。
而現在他要努力學本事,提升能力,隻有這樣他才能盡早的和劉雅楠在一起。所以說他現在雖然表麵看上去還在打醬油,可其根本已經變成了一條想要翻身的鹹魚。
其實雖說物質生活富裕到了極致,但內心空虛寂寞。每到晚上,一個人在諾大的房間裏是那麼的無助,唯一陪伴他的就是劉雅楠的那段錄音,“如果有一天時間已改變,當滄海都已成桑田,你還會不會在我的身邊……”
還有就是他之前專門去玩偶店買了一個一人多高的龍貓玩偶,在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它才能入睡。
他幾乎每天給劉雅楠打電話發短信,想要告知他這裏發生的一切,可是從沒有打通過一次。按道理說就算電話打不通,可發短信在縣城買東西的時候,也應該能接收到吧。但就是沒有劉雅楠的回信。
九個多月後,劉雅楠和啟睿的孩子順利的降生了,是個男孩。可啟睿從那次走後,再也沒有回來,村裏人又開始在背後議論,“那城裏的年輕小夥是不是不回來了?”“也是阿,城人沒到山裏來過,吃不了這苦呀,我看八成是跑了。”“唉,就是可憐村長家姑娘了,現在又多一孩子”“是啊,真不容易生孩子前幾天還都一直在給學生們上課呢。”“對對對,劉雅楠是個好孩子,就是城裏人花花腸子太多,信不得。”
生完孩子後,劉雅楠身體非常虛弱,學生們把家裏最好的東西舍不得吃,給劉老師拿來補身體,希望老師身體可以早點恢複。
村裏有經驗的老人也都是常來幫忙,孩子過滿月時,村裏還算熱鬧,大家都商量著給孩子取個名字,有個說,“就叫貓兒,狗兒,名字賤好養活。”大家哈哈一笑說,“現在都沒人叫那個名字了,沒水平。”
劉父說,“叫蛋蛋或者牛牛,山裏孩子嘛,名字實在點好。”問劉雅楠行不行,劉雅楠卻說,“孩子的名字自己早已經想好了,叫小睿。”大家都同時愣了一下,劉父笑著說,“小睿好啊,就叫小睿,我孫子以後就叫劉小睿。”
“不,叫啟小睿。”劉雅楠肯定的說。很顯然她早已經確定了,誰說也沒用。
大家來湊熱鬧就是因為孩子沒有爸爸,也怕村長一家尷尬,所以誰都沒提過啟睿,包括劉父劉母怕女兒傷心也都沒提,可沒想到劉雅楠鐵了心要給孩子起這麼一個名字,別人都不好再說什麼。
直到那天縣領導和幾個開發商,到山裏搞調研規劃,到村長家裏喝水歇腳時,有個領導說,“我們公司要幫助山裏開發,給山裏找老師建學校,還要給山裏修一條公路,把山裏的農作物運出去,那可是純天然的,還有專門的科學家來教導你們如何種植。”村民聽到這個話都不敢相信,要不是有縣裏領導陪著,他們肯定都以為那是騙子。
村長問,“那你們出這麼大人力物力為個啥嘛?我們這窮鄉僻壤的,能自給自足就行了,就不給國家添麻煩了。”村長這麼一說,山裏的年輕小夥就不答應了,“劉叔,您說這話就不對了,雖說我們山裏人靠自己也餓不死,可誰家不是窮得叮當響,我們也想過好日子,國家政府現在來幫我們,你怎麼能讓人家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