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神秘的筆記(2 / 2)

看著看著,不知道為什麼,葉子非心中,突然出現了一連串熟悉的身影。

比如朱利葉斯-歐文,比如拉裏-伯德,比如伯納德-金,以及曆史上那些寫下無數傳奇的前鋒球員。

實際上,20世紀30-60年代,很大程度確定了現有的位置劃分:雙後衛,雙前鋒,單中鋒。以至於大家都明白,籃球這個東西,基本落位是雙後衛落弧頂,雙前鋒落翼側,單中鋒禁區。

換句話說,從葉子非明白自己是個前鋒的那一刻起,其實他也已經基本明白了自己的定位。

正是基於這種思考,當史蒂芬斯教練問他關於位置的問題時,他才會幹脆利落的回答。

自己並不在乎是大前鋒還是小前鋒,是個前鋒就足夠了。

……

前鋒嗎?勒布朗-詹姆斯霸道剛猛的突破上籃,卡梅隆-安東尼極其圓熟的各種得分手段,加上還是個大學球員,卻擁有驚人臂展和投籃能力的杜蘭特……

沒錯,很快,葉子非就發現,這本有著一定“曆史”的神秘筆記,的確有著無比豐富的內容,更有著無數他可以參照的東西。

其中最令他感興趣的,是第二頁末尾的幾段描述。

布萊德-史蒂芬斯轉述:

得分手特質?關於邁克爾-喬丹的段落

“1982年1月,北卡打肯塔基上半場,邁克爾-喬丹3投全失。中場時,詹姆斯-沃西跟他說,繼續投,下半場,喬丹殺氣逼人,7投5中,16分。沃西全場17分。在我看來,這是得分手嗜血的特質,一個得分手要想成功,光有技巧,那是遠遠不夠的。”

得分手進化?關於拉裏伯德的段落。

“1984-85季,馬克斯維爾因傷隻出場57次,麥克海爾從第六人改任首發。大前鋒伯德改打小前鋒,於是聯盟的噩夢來了。在此之前的四季,他的三分率是27%、21%、29%、25%,而自他成為小前鋒後連續四季,三分率都在40%開外:他成功的從聯盟首席中投手、罰球手進化成聯盟第一三分手。而在比賽中,他也不再需要大量的在內線接球背打。他和麥克海爾的交叉掩護擺脫接球跳投、切入或分球終於成了凱爾特人固定節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段之後,葉子非敏銳的發現,史蒂芬斯教練恰當的做出了批注。

“拉裏-伯德,這個男人,我認為他很可能是史上在投籃上最具區域化的前鋒,同時,他還可能是整個NBA曆史上,心髒最大,關鍵球最為出色的前鋒……不止是小前鋒。”

……

看到這一段,葉子非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NBA曆史上有無數偉大前鋒,作為一個暫時隻會投籃,突破方麵毫無進展的前鋒球員,他自然明白拉裏-伯德這個名字對前鋒來說意味著什麼。

那是一種榮耀,更是真正意義上的傳奇。

更加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大段十分精準的轉述之後,史蒂芬斯還特地給出了伯德的投籃區域。

命中率相對較低的地方被化為淺色,而隨著命中率的不斷升高,顏色也越來越深。

看到這樣一幅圖,葉子非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又一次被拉裏-伯德的強大震驚了。

進入半場即可出手,高達48.4%的投籃命中率,驚人的46.2%的三分球命中,得分區域無死角,最準的兩個點是左側底角和右側45度的扇形區域,職業生涯無數次在最後時刻完成絕殺。

從一開始的驚喜,到後來的平靜,再到此時的震驚,葉子非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僅僅是一本筆記,竟會使得他的心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甚至可以這麼思考,這本看似平平無奇的筆記,其實揭示了一個得分手應有的真正底蘊。

……

幸運的是,葉子非很清楚,在未來,這本筆記上的所有內容,都將成為他蛻變成一個真正優秀前鋒球員的基石。

此時此刻,他終於恍然大悟,或許從一開始,史蒂芬斯教練已經認定,自己會是一塊璞玉。

玉不琢不成器,他或許沒有超強的身體素質,卻在其他方麵有著別樣的天賦。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葉子非相信,這本筆記所能帶來的深遠影響,將是他難以估量的。

看到最後,林非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的確,如同很多人不知道拉裏-伯德曾經用左手投籃一樣,他們也同樣不明白,有了這本筆記的幫助,在不久的將來,呈現在眾人眼中的,將會是一個怎樣的葉子非。

“看樣子……我離真正意義上的目標,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