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要開店!(1 / 2)

二流學校畢業的我,學習的是工商管理。一開始選擇這個專業,無它,聽起來比較賺錢!又是工又是商的,鐵定賺錢!

嗯!又是工又是商!我們大學期間可以說工商行當所需要的知識全學了個遍,然而,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了解得多,精通的沒有。這就是我們這些工商管理專業的最大特色,原本懷揣發財夢想的我方了,方方正正的方了。

畢業後摸著兜裏的二百來塊錢,想著得抓緊找個飯轍,說到這裏不得不說一說就業的壓力。中國大學生每年畢業人數多少?15年是749萬,恭喜749萬又一次創造了曆史新高!

麵臨如此大的競爭,一般情況大學生們都是找好心儀的企業,然後跟相親似的一家家讓人評頭論足。我才不要呢,我可是有本事的人!

話說我一工商管理出身的,能有啥本事?

這話說來就長了,我呢,出身在90年代的安徽農村,安徽什麼地方?那是產茶大省呐,光十大名茶咱就占了四!所以從小與茶結緣,之後大學是在閩地首府,閩地更是茶葉的聚居地了。在校期間沒學到別的,就一品評茶葉的功夫在身。

想當初懷著泡妹子的純美想法加入學校的茶社,後來七混八混成了社長,底下帶了小貓三兩隻,每周申請間空教室,然後我在上麵侃侃而談,介紹著我們祖國的各種茶葉、茶知識、茶文化什麼的,下麵的各位則人手一部手機,基本上就是我在過嘴癮,他們在,額。。。玩手機。

仗著自己一身的茶知識茶文化,我沒有投簡曆,直接打通了當地一家茶企的招聘熱線,麵試後第二天便正式上工。

一開始做的是茶山旅遊接待這一塊,這事兒簡單啊,咱嘴溜肚子裏又有貨,茶山什麼的還不門兒清?可真正一上山我就傻了,偌大的一個茶山,就一對年上60的老夫妻常駐,也就是說,整整幾百畝的地兒,就三人兒,沒網絡,連打個電話都得到處找信號。。。。。。

可能久居都市的朋友不能理解在當今社會居然還有沒有網絡甚至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但是農村長大的朋友一定知道在山上尤其是高山上一般是收不到信號的。

這種狀況給一般人可能就受不了了,但是我是誰啊,我一號稱茶人,茶道本來就是清雅靜寂的,所以那片茶園對我來說還是個不錯的地兒,更何況,雖然沒有網絡,但是茶山上配有電腦,我的前任不知道是何方大神,居然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在電腦裏儲存了上百部日本文藝片兒!嘿嘿嘿!

咳!總的來說,茶山上的生活對我來說是如魚得水十分愜意的。除了營養上有些跟不上,當然,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主要是想吃肉啊!茶山上的用度大部分是自給自足,那蔬菜瓜果絕對是原生態杠杠滴,問題是肉少啊,每每看到景觀池裏遊來遊去的觀賞魚我就餓。。。

我在這家茶企隸屬旅遊部,在茶山上的工作主要就是旅遊接待,所以日常的生產工作是不用參與的,所以在這段時間內總體來說比較輕鬆。在學校幾年主要就學個茶了,加上一開始參加工作,積極性也比較強,專業素養加工作態度讓我很快吸引了領導的重視,幾個月後就被調到公司總部的物流部任職。

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物流部缺人手。。。。。。

不管怎樣,我下山了,開始了正常的職業生涯。

山上山下這麼一個來回,我就從實習階段稱為正式員工了。之後在物流部進行茶葉的物流配送,說是配送其實是跟第三方合作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去跟進茶葉的生產以及包裝,等量足了以後進行分類分批配送,也就打個電話叫車叫人的事兒。

除此之外還負擔著企業傳統手工製茶的解說,這個靠的還是自身的功底還有在茶山上的學習。在山上雖然不用參與到生產當中,但是我是真愛這一行,所以製作工藝學了個遍,還順帶收了兩中專的徒弟,教她們綠茶的手工製作與加工,聽說後來參與比賽還得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