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禮與利
既然是宴席,吃食是少不了的。可這樣的晚宴,確是最不會注意到食物的時候,哪怕它是多麼精致稀缺,或是哪位禦廚的得意之作。通通淪為陪襯!也有這種可能,就是當哪位達官貴人吃壞了肚子,亦或是食物中毒,如此這吃食必然成為眾人的焦點!但這時候凡是與這食物有關的宮女太監,輕則脫成皮,重則被閻王殿偶然出來散步的鬼差撞見生生捉了去!不僅人世間白白添幾個冤魂,連宴會的好氛圍也一並瓦解了去……
可凡事還是往好處想一想,也不是人人都喜歡掃興,唯恐天下不亂!
男人們在觥籌交錯間籠絡人心,女人們則是珠寶首飾家長裏短,再有就是為自己女兒/兒子擇一門良緣,當然這‘良緣’更多的是為了攀高結貴,趁勢往上爬之類的工具與橋梁,不知拆散了多少真正的有情人。
所以說宴會裏的人真的很忙!當然也有局外之人。這得歸咎於他們遍布的眼線,消息異常靈通,有掌控全局與暗中操盤的權勢,往往以最小的損失博得最大的利益。
夕陽漸沉,月亮已經悄悄的掛在了樹梢上,但天色任然明亮不見昏暗。知了大概被宮宴上形形色色的人嚇得不敢發出鳴叫,早早的睡下了,倒是地上的螞蟻得了好多點心,正忙碌著扛回蟻巢!
“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太監扯著尖細的嗓子高呼,勢必要將這聲音傳到宴會的每一個角落,要是在山中,指不定響徹整座山穀。
“恭迎皇上、皇後娘娘。”
“恭迎南野陛下、皇後娘娘。”
“恭迎父皇、母後。”
南野燚與薑霽月出現在暢音殿門口。此時此刻,薑霽月的手輕輕的挽著南野燚,並肩而立,在外臣(西門、東宮、北堂來使)看來不可思議的一幕,卻是如此自然!同色的龍袍鳳袍,簡直是在撒大把狗糧!
記錄南野燚言行得失的史官見此場景,又在小本本上添了幾筆:永嘉十年,帝壽辰,攜後而立,琴瑟和諧,百官豔羨,實乃天下夫妻之典範!
“眾卿平身!”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東宮太子、西門小王爺、北堂王爺遠道而來辛苦了!”
每張矮桌上麵都擺滿了各式點心小吃,待帝後與眾人入席就座,宴會就正式開始了!右手下席分別坐著東宮國、北堂國、西門國使臣,左側則為南野璟修、南野慕承及南野的王公大臣與其家屬。
壽宴除了壽星這個主角,壽禮也是一大亮點。古往今來,這個送禮可是一門大學問,不但要送得“對”,而且要送得“巧”,極為考究。
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說過的一段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意思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在古代,很多臣子追隨皇帝打天下,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建功立業、出人頭地,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嗎?可見,“利”和“禮”是連在一起的。如果皇帝不懂得“送禮”之道(即愛護臣下,拉攏人心、安撫朝臣),便不會得到臣子的擁護從而鞏固朝政。反之,如果臣子不懂得“送禮”之道(即安於為臣、恪盡職守、忠心不二),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
可見在很多場合之下,‘禮’就是‘利’。
北堂國的侍衛將壽禮一一抬了上來,一旁的小太監照著禮單一件一件的念道:
“北堂國千年人參一枝,千年人形何首烏一株,千年靈芝一株,天山雪蓮一株,極品鹿茸一對,九轉還魂丹兩枚……”
小太監每念出一種藥材,無一不讓南野的百官心驚,萬沒想到北堂居然送出如此名貴珍稀的藥材!大手筆,大手筆啊!這些東西在市麵上可是有市無價的,特別當‘九轉還魂丹’五個字念完,一向淡定從容的南野璟修也頗為驚訝,將手中把玩不停的酒杯放在桌上。
九轉還魂丹,有著起死回生之效。哪怕半隻腳已經踏進了閻王殿內,隻要服了九轉還魂丹,即使是閻王殿最得力的鬼差----黑白無常也休想拽走。北堂佑居然舍得將如此保命仙丹贈與南野?這可有點兒說不過啊!
南野璟修朝對麵看去,吃驚的不止一個啊!尤其是那位北堂國的大王爺北堂懷瑾,明顯是大驚失色。不,應該是嚇壞了!臉色有些蒼白,額頭冒出密密的汗珠,連隱在袖中緊握的手也有些微微發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