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開,萬物生,生靈出,天下亂。一片混戰後,有大神通者出,將天下一分為五,並設立結界,互相不通往來。其中中州為人族統治,妖族,魔族,鬼族又各占一洲;又有一州較為神秘,實為神通達到大成級別的人、妖、魔之牢籠。-----天下分五洲原因。
生靈一片大混戰之後,中州大陸為人族統治,曆三皇五帝,又經夏商,終至周朝,始有帝製。有歌謠唱:“盤古開天神話傳,三皇五帝數千年。炎帝黃帝華夏祖,堯舜禹王位讓賢。夏商西周生道儒,東周列國遍地王。”
自西周滅亡,人族開始思考天下興亡,“庶人不議”的古風為“處士橫議”取而代之。在對世間萬物及各種規則的廣泛探討中,人們已不再單單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麵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麵。
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後儒有聖人,道有尊者,墨有钜子,法有聖君,均為一代大成者,並有後世傳人於紅塵世間繼續問鼎世間大道。
至東周中期曾有西南侯三子姬留一心向道,率墨家諸子造海船出海尋訪仙山,遇一島,疑為蓬萊探之。島上有民形似猴,高不足三尺,口不吐人言。定為山精,滅之。歸國,雖非仙山,卻也有開疆擴土之功,周王賞其為封地建國。自此天下諸侯子孫爭相出海,或是紅毛猩猩,或是黑皮精怪,滅族無數,以兵家法家為基礎各處建國無數。
又有原周朝分封諸侯競相獨立,分封自治,自稱王侯,始共推周朝王室姬姓為大周之帝,名為天下共主。雖千年已過,海內外各地改朝換代,但諸子百家傳承仍在。之後又有縱橫家各國遊說,合縱連橫,諸侯攻伐不斷,大勢終分,有齊魯燕韓四國順勢而出,形成四國鼎立之勢。
而大周式微,終退居不周山,隱世不出;又有法家墨家世代供奉相守,四國竟不能伐,遂成五勢對峙。
故事簡介故事發生在中洲,人族統治之地。當今天下道儒並立,其中道家奉行無為而治,建山門於深山,又控製周邊及一些小國,保證傳承。而天下讀書人漸多,各大國則被儒教控製,修道人漸少,兩教衝突日顯,道門需要更多人口資源,試圖控製更多國家,而儒教則利用手中資源,若出現國主讚成修道,則暗中支持儒門親近者反叛之。道儒兩教表麵平和,實際上已經到崩潰邊緣。法家卻已退居不周山,實權旁落,又不甘式微。墨家本著一心為公,造福萬民為主旨,且多為實幹家,在百家鬥爭中本屬中立,卻終於為儒道兩家所排擠,後與法家同退居不周山,並世代守護法家勢力。皇室欲崛起,法家於式微時,終於定下一條百年之計。於是送出眾多子弟於紅塵中遊曆人間。
世界曆史地理人文設定:架空類似唐宋的中國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