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喚月連忙拉住一位韓家的管家,問道:“請問前輩,您知不知道神廟口在哪兒?”
“神廟口?”那管家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可能是覺得楊喚月問的問題很奇怪,他道:“這胤城周邊有很多神廟啊,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個神廟?”
聽到管家的這一回答,楊喚月的心髒幾乎蹦到了嗓子眼,他道:“就……就是南邊的那一個神廟啊。”
管家依舊板著那張疑惑的表情,道:“南邊的神廟也有好多啊,幾乎每一個鎮子都有一個神廟的,我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個神廟,你還是去問其他人吧。”管家說完,立即扭頭而去,楊喚月還想問什麼,但是管家擺擺手,意在告訴楊喚月,他不再回答任何問題。
無奈的楊喚月又找了其他幾位管家詢問,可是他們的回答和第一位管家大同小異,楊喚月始終沒有搞清楚南下的方向。
楊喚月倍感失落,雙手捂著頭,一屁股坐在韓家府邸的台階上,無奈的他隻能看著前方一個一個拿著碗要粥的少年少女們,看著他們一個個在自己麵前走過,自己追上韓遷他們的希望正在一息一息地流逝。
楊喚月順著人流看去,目測一行隊列裏大多數人的身高和自己相仿,卻在隊列的中間部分看到一個特別顯眼的高個子。
這個高個子比周圍的富家子弟高了有半個頭多,全身裹在白色鬥篷裏,沒有人能看到他的麵貌,他唯一裸露在鬥篷外的,隻有一隻端著碗的手。
“怎麼會有十來歲的孩子長這麼高?!”楊喚月驚詫道。
“不不不。他可能不是富家子弟。”楊喚月轉念一想,道,“可能隻是混進韓府的流浪者吧。對,一定是流浪漢!”
每個城鎮都有流浪者和乞討者,在接頭乞討不僅難以維持生活,還要遭受別人鄙夷的眼光。而韓家裏的人大都善良,混進韓府討碗粥喝,對於流浪者來說,不也是一件美事麼?
是!一定是!要不然為什麼要在大熱天的把自己裹在鬥篷之中呢?是為了保住作為乞討者最後的尊嚴吧。
楊喚月坐在台階上,放開保住頭的雙手,身體靠在門柱上,顯得十分慵懶。
“不行,我不能就這麼坐下去。”楊喚月猛地站起了身,右手緊握拳,放在胸口,道:“就算是摸不清道路,我也撞撞看!實在不行,我就一個神廟接著一個神廟找!就不相信我找不到!”
其實就算楊喚月費盡心思找到了神廟口,可能甄子龍他們已經出發討賊去了。這一前行必然是徒勞無功的。但就算是知道徒勞無功,楊喚月也要前去。即使僅存一絲希望,他也不會讓已經發生過的驚悚再次發生!
下定決心的楊喚月正打算回屋收拾行囊,卻聽見身前的那位打粥的大叔放出了一句話:
“我記得你已經要過一碗了吧,這兒的粥隻夠每人一碗的,你要還想要,沒門,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