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那兩個怪物看我們跑了一點都不急,原來知道我們根本通不過這血河。”劉倩穎抱著我的胳膊發抖,突然深情的看著我說道:“秦陵,我不想被魂祭,不如我們一起殉情吧。”
“你可拉倒吧,不到最後一刻,我可不想死。”我其實心裏也早就做了決定,真被抓住寧可自殺,也不能被魂祭,那場麵太美,我不敢看。
“這是成仙橋。”潦倒道士突然驚叫了起來,用腳踩在樹幹上欣喜的說道。
什麼是成仙橋?我立刻追問了起來。
潦倒道士欣喜的說道,“雲台山是仙道寶地,有無數仙人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張良成仙了。”
張良?我努力著思索這個名字,終於想了起來,張良是漢帝劉邦收下謀臣,被人成為謀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可這和雲台山有什麼關係。
潦倒道士踩著腐朽的樹幹,臉帶憧憬的說道:古有仙人赤鬆子,曾經多次點化過張良,張良這才輔助劉邦稱帝,後來劉邦為了穩固位置弑殺功臣,張良看透之後決心隨赤鬆子修道,曾經自言:“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耳。”
張良隱居修道,可劉邦卻不想丟掉張良這樣的人才,在數年之後親自前往雲台山要請他出山,進入雲台山,但見山青水秀,雲霧繚繞,哪裏有張良的蹤跡。劉邦就令侍衛滿山大喊:“張侯爺,皇上來看你來了,請出來見駕!”這一招果然見效,不一會兒,隻見山澗絕壁處一個洞穴中走出一位道人,徐徐而下降至澗前。劉邦舉目一望,正是張良。
此時的張良麵色紅潤,骨格清奇,頗有仙家之風。
張良遙向劉邦拜道:“陛下,請過橋來,到洞中再敘。”劉邦遲疑片刻,來到澗前,不看則已,一看那情勢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原來那條山澗是溫盤峪,兩岸齊如刀仞,下臨萬丈深淵,隻有一條腐朽欲斷的獨木橋橫跨其上。劉邦當下心裏生畏,不敢過橋,就命張良過橋相見。張良從命,從容邁步而過。君臣禮罷,敘長問短。張良再請劉邦過橋,說:“有為臣保駕,皇上但請放心。”言畢,即過得橋來。劉邦剛上橋來,才欲舉步,隻聽那橋“嘎嘎”作響,朽木爛渣紛紛墜落。劉邦大驚失色,慌忙卻步退回,隔澗對張良歎道:“子房,你已成仙,朕凡身肉體難過此橋!”
劉邦話音剛落,卻見張良已騰空而起,在空中舞拜道:“謝吾皇萬歲賜封!”劉邦等君臣見張良果真成仙,又驚又喜。劉邦又道:“子房,你既已成仙而去,從此我們君臣人仙兩隔,朕再想見你已屬難事,還請愛卿留下一物作個紀念吧!”張良在空中向北一指,說道:“皇上請看那邊!”隻見溫盤峪上遊隔岸相對的兩座山峰,頃刻間一座已化為張良年輕時征戰沙場時的形象,一座已化為張良晚年在此修道時的形象。劉邦看著兩座山峰,不由歎道:“像,太像了!這兩座山峰就叫東西張良峰,下麵的山溝就叫子房溝吧!”
潦倒道士歎息了一口氣,如今雲台山最著名的風景區子房湖,也是因為這個傳說而來的。
我心底終於明白,子房原來是張良的字,看來以前的曆史都白學了,這都想不起來,“潦倒道士,你的意思是說,這個爛樹幹就是當初張良見劉邦時的那個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