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過年(2 / 2)

二叔說:“老三,說啥呢。去二叔家,二叔給你殺兩隻土雞補補。”

林小龍擺擺手,說:“不了,我回去看看老娘,然後去你們那裏,二叔三叔都別爭,給我把乳牛土雞準備好,啊,哈哈,我一家一家蹭飯吃,好好喝一頓。”

林二叔和林三叔都不是林小龍的親戚,但同一個村子裏,都是一個“林”姓,祖上本源都是同一家,所以也都不見外。大家也經常走動,家長裏短的,一派和睦。

二叔和三叔當即說:“好,等你來。回頭準備我們自己釀的陳年米酒,一醉方休。”

“好!”林小龍說。

二叔三叔趕緊背著背簍回去。林小龍將車廂後備箱打開,裏麵有很多城裏的新鮮東西,本來打算買給老娘的,但這麼多小朋友來了,林小龍就將那些火腿腸啊,城裏的方便麵啊,還有健力寶啊,都分給這些娃娃,娃娃們拿著東西,紛紛跑開,活潑可愛至極。

林小龍的車子到這裏已經不能再往村子裏麵開了,根本都開不進去,隻能停靠在這片院壩裏。

他提著兩包東西往家裏走,來時的路上正好碰到老娘,老娘一眼看出這是風度翩翩的自己的娃,不禁上前,笑道:“才半年,就長出息了,這買的是什麼?”

老娘吳氏長相幹淨,臉上的皺紋很少,都快六十了,人不怎麼顯老,看起來很精神。頭發也烏黑沒有發白,林小龍多少放心了一點。

林小龍說:“老娘,這是城裏的新鮮玩意。買了一些。不知道家裏有沒有豬肉啥的。”

“當然還有,你表哥早都回來了,帶回來好些雞鴨魚肉,家裏不都有養嘛,那孩子說你在城裏長了出息,有正式工作。賺了不少錢。是不是真的?”老娘低聲問。

此時四周圍上來七大姑八大嬸都是同村的遠親。大家都交口稱讚林小龍長出息了,個個挑著大拇哥地誇林小龍。

林小龍笑道:“那當然。我可出息了。走吧,我們回去。”

回到熟悉的家裏麵,林小龍有一番不小的感慨,這半年驚心動魄,在錢堆裏打滾,也算小有成就。但是那點成就算什麼?

擺著香和蠟的燭台上,一尊菩薩是畫像。菩薩的頭頂一圈金色的光環。

房子是那種東川省特有的小青瓦房,內部裝飾也很有農村的味道,泥巴和柵欄編起來的牆壁,地板是大理石條一塊一塊拚接而成。桌子上高大的八仙桌,還有藤條椅和木頭椅子。還有長條板凳。一切都那麼熟悉。好像昨天才回來住過。

雖然跟城裏的條件設施沒辦法比,但這裏卻有另外一番味道,家的門口是一片青青的竹林,蒼翠欲滴。鬱鬱蔥蔥。夕陽西下,炊煙嫋嫋,一片祥和唯美。麻雀嘰嘰喳喳,寧靜,安逸。

林小龍很享受這感覺。

村子裏的婦女們都回各家做飯燒水了,林小龍畢竟不是她們的娃娃,吵吵過了,也就各自忙事情去了。

表哥候強並不在這個村子,他的侯家村遠在八公裏外。林小龍準備陪老娘過完年,再去他家拜年。到時候候家肯定會邀請林小龍母子去過年。

林小龍外公和外婆以及爺爺奶奶是早就去世了的,父親也英年早逝,而林小龍的父親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吳氏有全部都是姐妹。但都遠離了這裏,這村子裏,林小龍最親的人就是母親了。母親一個人在家就靠種點蔬菜養點雞鴨豬,自給自足了,田在不斷縮小,政府征了很多地走,他家的那兩畝種糧食的水田也沒了,林母買米就隻能去鎮上趕場的時候補充了。

林母吳氏給林小龍準備了豐富的晚餐,一大碗燒肉,幾個雞蛋炒青菜。還有一條魚以及一隻燉雞。母子倆話不多,沒有那種眼含熱淚,胸口發酸的肉麻,感情就在這平淡的飯菜裏麵發酵著。

這除夕,就這麼過了,半夜零點的時候,林小龍將一盤一千發的火炮掛在那彎下來的竹子上,鞭炮劈裏啪啦嘣個不停。

隔壁鄰居家的小孩子紛紛來找林小龍玩,讓林小龍給他們放鞭炮和禮花,林小龍也樂得和孩子們在一起。

家裏沒有電視機,所以也沒得春晚看。隻有玩這些了。吳氏就坐在昏暗的燈光下,縫縫補補,一切安靜祥和。

這年就這樣過去了。

(第一更哈,我需要鮮花和收藏啊兄弟們。評論區太慘了,我需要人氣。請來17K支持正版閱讀,做一個華夏正版兄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