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長生守陵(1 / 2)

目光變得複雜,鄭教授開始解釋道:“我所說你們不知道的,是關羽死後,他的陵墓所葬地點一直是個謎,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圍繞這件事討論了很多年。

史料記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與孫吳交戰,兵敗被殺後,吳主孫權將其首級運至洛陽送給曹操,同時以諸侯之禮將其屍骸葬於當陽,而曹操也以其有過不殺的生死情義把其頭厚葬於河南洛陽,因此關羽便有了身首異地的兩個陵墓,‘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山西’說的就是這個。

但這些也僅僅記載在史書上,當年埋葬的具體地點如今都找不到了,中國現有實際有三處關羽陵墓,一是關羽故裏山西解州衣冠塚,稱為關廟;二是河南洛陽厚葬關羽首級處,稱為關林;三是當陽關陵,也稱關帝陵,清朝所建,這裏是按當時皇帝陵寢規格建造的,陵園正門還有乾隆賜《威震華夏》匾額。

但這幾處陵墓也僅僅具有象征意義,至於一千八百多年前,關羽的屍骨到底埋在哪裏,至今都是個謎。

這件事直到去年才有了一些驚人的眉目,去年五月,四川省考古隊在四川和貴州交界的大婁山北端一處塌陷地挖掘出一個隋朝時期的古墓,古墓內修建的很簡陋,沒有任何的財寶陪葬,但在屍骨腰處掛著的一個銅牌則是在業界引起了轟動。

經過專家翻譯得知,這塊銅牌其實是個令牌,令牌上寫著的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秘密委任一批人為關羽守陵的委任狀,其中一句‘世代守吾將軍屍骨,保之千載唯安,特封為長生陵人’,長生是關羽最早的字,後來他才改為雲長,所以這長生陵人是指為關羽守陵的人。

根據這一重要提示,考古專家做了大膽假設,一千八百年前,關羽被孫權殺死以後,他的屍骨不像如今史料記載,頭腦分家,葬於兩地,而是其被完整的運回了蜀國。

在諸葛亮的秘密策劃下,關羽被秘密下葬,為保關羽墓完好,諸葛亮還派了一批人守陵,這些守陵人世代保護關羽墓,代代相傳,而這隋朝時期的古墓墓主就是這守陵人中的其中一代。

從關羽死到隋朝建立,至少有三百年的曆史了,這說明這批神秘的守陵人起碼為關羽守了三百多年的墓。

因此,許多人認為這關羽真正的陵墓應該就在這隋朝古墓的附近,當地文物局動用了大量的資源在古墓周圍尋找,然而時至今日都沒有任何收獲,關羽陵墓何在,仍舊是個謎。”

鄭教授講得條理清晰,引人入勝,大家都聽的入迷,中國曆史源遠流長,猶如一條無盡頭的斑斕長河,這長河之中每一滴水都蘊含著極為精彩的故事。

鄭教授講完,屋內安靜了片刻,大家都胡亂遐想著,最後苗萬金首先說道:“那……這範先生遺囑的意思是讓我們去找這關羽的陵墓?”

聞言,片刻之後沒有人接茬,找古墓這種事除了一直想靠倒鬥發大財的苗萬金以及常年接觸古墓的鄭教授有所向往,屋內其他人聽到這種事不免都覺得有些玄虛,而且鄭教授也提到,就連那四川考古隊都沒找到,他們這幾個門外漢又怎麼能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