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對“跳槽季”科學管理才能治本(1 / 2)

應對“跳槽季”科學管理才能治本

招聘季

作者:李小彤

春節過後是職場人士流動的小高峰,所謂 “金三銀四”說的就是這個時段。節後的很多招聘會上出現了不少 “裸辭族”。究其原因,各方人士普遍認為是工資待遇不如意。再加上春節過後年終獎已落 “袋”為安,使得跳槽呈現出了井噴趨勢。《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近日的調查顯示,7成網友騎驢找馬,政府雇員也加入節後跳槽大軍。

跳槽族緣何跳槽

從行業來看,節後跳槽最多的是IT業和服務業。日前,職場社交媒體臥龍閣推出了 《人才跳槽10大高危行業報告》。報告顯示,在IT業中,團購、軟件開發以及互聯網的跳槽率分別高達37.7%、31.1%、28.6%;房地產和零售業的銷售員跳槽率分別為33.8%、16.9%;汽車服務和餐飲服務的跳槽率分別為19.2%和21.4%。

重慶聯英人才有限公司副總裁曾華認可上述調查,並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IT行業從業人員跳槽頻繁是因為很多互聯網技術人員長時間在做同一樣技術工作,容易厭倦,需要換個環境;銷售行業員工是否跳槽一般取決於其銷售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承受的壓力以及獲得的薪酬是否與自身需求吻合;餐飲服務業的跳槽則是由季節性因素決定的,很多從業人員需要放假回家,休完假後就要重新找工作。

從群體來看,剛工作不久的大學畢業生跳槽的比重不小。第三方教育數據谘詢和評估機構麥可思發布的 《2012年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2011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為: “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8屆大學畢業生3年內平均工作單位數,“211”院校為1.7個,非 “211”本科院校為1.9個。其中,俗稱跳槽的主動離職率竟占到88%。而針對太原市96家用人單位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後3年內跳槽率高達70%。在離職畢業生中,有31%因為感覺個人發展空間不夠而辭職,有25%因為薪資福利偏低辭職,還有13%因為想轉行。除此之外,離職理由還包括:工作要求和壓力太大、對企業管理製度和文化不適應、就業沒有安全感、準備求學深造等。

企業如何積極應對 “跳槽季”

麵對節後員工跳槽激增,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員工離職給企業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會給其他員工帶來額外工作量。致同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發布的《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顯示,32%的企業表示最重要的影響是客戶的流失,同時32%的企業認為運營成本增加是最重要的影響。其中,酒店管理業對員工離職造成的服務水準下降擔憂比例最高,為37%。25%的信息技術企業認為會造成新產品服務的延遲推出。這些行業的人才流動大,除掉行業固有特征外,也和行業普遍的員工培訓和管理方式有關。一般來說,工作壓力大的行業跳槽情況比較嚴重。對於壓力較大的職位,員工往往會對待遇方麵要求較高。這裏的待遇未必是指薪酬,同時也包括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係統化的培訓和良好的晉升空間等。這就要求企業采取科學的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為員工規劃職業生涯,讓他們有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