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一家媒體有位攝影師,與同事相比,他的工作量是比較少的。而且一年四季,總會有一段時間在外麵采風,日子過得從從容容。而他的同事們,每天起早摸黑,為編排版麵、趕寫稿子忙得不亦樂乎。
後來,這位攝影師的一張照片得了“荷賽”國際大獎,這可是全世界最頂級的新聞攝影獎項了,他的名字風行全國。
但是,有人卻在說,如果單位年年給我那麼長的創作假,我也有可能拿回大獎。仔細推敲一下,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當繁重的出版任務占據大家大量的時間時,他卻可以“超脫”出來,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與同事相比他顯得“多”的創作時間的確幫了他的大忙。但是,如果對這個命題進行倒推理,又是荒唐的,如果給你一年、甚至兩年時間進行創作,你可以拿到“荷賽”大獎嗎?
“多”和“少”真的極其微妙。但可以肯定,“多”並不能成為亮點,“少而精”才能脫穎而出。假如兩個作家,一個寫了一千萬字,天天伏案創作,但終其老也沒有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另一個隻寫了一百萬字,但恰恰是這一百萬字成為經典。你說哪個成功,哪個失敗?多的承擔虛無,少的承擔收獲。
這就是“少”的無窮力量。
現代生活忙忙碌碌,工作壓力與日俱增。想“少”真的很難,但是,你心中必須要有一個“少”的理想,有些東西是否可以不要,有些工作是否不用事必躬親,周而複始像複印機一樣的生活是否應該有一個亮點?如果讓忙碌持續下去,就會削弱你的精力和效力,你會淹沒在工作之中,以至你沒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我們是不是應該統籌一下自己的時間,去做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像挖井,你不能挖幾鍬就走人,而是集中一點精力挖下去,你就有可能挖到甘泉。
生命有限,工作無限。你的生命就像自來水筆的一滴墨汁,放在杯子裏,可以染黑整杯水;放在江湖裏,那就一切歸於虛空。
人生需要亮點,就像樹木需要水分一樣,沒有水分的樹木,會幹枯,會喪失生機。
但是,不要指望你的老板會讓你輕鬆,會放你的假讓你去幹你喜歡的事情,如果遇上,那是上蒼對你的恩賜。真正的現實是,當你脫穎而出時,老板才會覺得你與眾不同,才會給你更加自由的時間。
我們要相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當你集中心力,讓你的工作或者生活有了亮點和精彩之後,那麼亮點會帶來亮點,精彩會帶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