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高鐵對實現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作用(1 / 3)

中國高鐵對實現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作用

本刊特稿

作者:陳安娜等

內容摘要:近年來,中國高鐵的建設發展有目共睹,特別是隨著高鐵“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充分利用中國的高鐵優勢建構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通運輸網絡,將有利於促進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早日實現,對實現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有巨大促進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 互聯互通 中國高鐵

“一帶一路”及中國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構想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四國時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印度尼西亞時提出了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議。“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高瞻遠矚、影響深遠,對密切中國同中亞、南亞周邊國家以及歐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深化區域交流合作,統籌國內國際發展,維護周邊環境,拓展西部大開發和對外開放空間,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具體包括以下幾條線路:中蒙俄經濟帶。主要通過環渤海、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交通與能源通道,並向東連接日本和韓國,向西通過俄羅斯連接歐洲。新亞歐陸橋經濟帶。通過原來的亞歐大陸橋向西通過新疆連接哈薩克及其中亞、西亞、中東歐等國家。中國-南亞-西亞經濟帶。通過雲南、廣西連接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通過亞歐陸橋的南線分支連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國家。海上戰略堡壘。分別由環渤海、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北部灣等地區的港口、濱海地帶和島嶼共同連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國家或地區。

從“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可以看出,“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任務是發展經濟,逐步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習近平主席強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關鍵是互聯互通,他表示,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隻翅膀,那麼互聯互通就是兩隻翅膀的血脈經絡。對此,習近平主席表示,要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獲,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目前,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協商交通便利化協定,盡快簽署並落實這一文件,將打通中國太平洋沿岸連雲港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在此基礎上,中國將與沿途各方積極探討完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連接東南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中國高鐵近年來的建設發展有目共睹,充分利用中國的高鐵優勢建構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通運輸網絡,將有利於促進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早日實現。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APEC峰會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上提出,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以強化基礎建設,其中以建設鐵路為首要,這勢必將對鐵路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推動鐵路基建產業鏈。2014年8月,習近平主席出訪蒙古國時,就曾幽默地表示“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中國都歡迎,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2014年11月,國家發改委先後批複了16 條鐵路的基建項目,超過1萬公裏,橫貫亞歐大陸橋,從而推進了歐亞大陸鐵路建設高峰。這“一搭一建”將有力推動中國鐵路“大放異彩”。屆時,中國向北可與俄羅斯、向東可與日本和韓國、向西可與西歐、向南可與北非的交通線及管道連接。中國高鐵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作用將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理念不謀而合

中國鐵路一直以來都有關於建設洲際高鐵的全球設想。洲際高速鐵路是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的一步大棋,意在通過鐵路這一陸上交通連接世界各個大陸,已計劃分別從新疆和東北出發,一南一北建設兩條洲際高鐵連通歐洲;從昆明出發,建設一條高鐵貫通東南亞諸國直達新加坡……這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三大戰略方向。而在更遠的未來,中方有意與俄加美合作,建設一條橫跨白令海峽,長達上萬公裏的高鐵,連接亞美兩個大洲。具體路線為:

歐亞高鐵。線路:從倫敦出發,經巴黎、柏林、華沙、基輔,過莫斯科後分成兩支,一支入哈薩克斯坦,另一支遙指遠東的哈巴羅夫斯克,之後進入中國境內的滿洲裏。進程:國內段已經開工,境外線路仍在談判。

中亞高鐵。線路:起點是烏魯木齊,經由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家,最終到達德國。進程:國內段正在推進,境外線路仍在談判。跟歐亞高鐵的狀況相似,中亞高鐵目前也未完全談妥。這條鐵路線的起點是烏魯木齊,經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家,最終到達德國。與古老的絲綢之路不謀而合。

泛亞高鐵。線路:縱貫東南亞的泛亞高鐵將從昆明出發,依次經由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抵達新加坡。進程:中緬間鐵路隧道6月動工。泛亞高鐵2014年6月開工,從雲南西部鑽山建一條長約30公裏的隧道通往緬甸,再從緬甸向東,伸出一條支線去往泰國,另一條主線則經由老撾、越南、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這條高鐵線將成為中國通往東南亞諸國的一條便捷通道。

中俄加美高鐵(遠景設想)。線路:從東北出發一路往北,經西伯利亞抵達白令海峽,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過太平洋,抵達阿拉斯加,再從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終抵達美國。進程:正在商討。中亞高鐵和歐亞高鐵分別從新疆和東北出發,一南一北建設兩條洲際高鐵連通歐洲;泛亞高鐵從昆明出發,建設一條高鐵貫通東南亞諸國直達新加坡。這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三大戰略方向。而在更遠的未來,中方有意與俄加美合作,建設一條橫跨白令海峽,長達上萬公裏的高鐵,連接亞美兩個大洲。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要互聯互通的東亞地區、歐洲、俄羅斯、中東這四大板塊在亞歐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是相互依存的作用。依托亞歐高鐵和中亞高鐵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使得東亞到歐洲成為經濟大走廊,有利於增進沿線國家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的交融。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源遠流長。曆史上,中國人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以來的兩千多年,海上絲綢之路始終是東西方商貿流通、人員往來、文化交融的重要海上通道,對中國和沿線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中國與東盟之間已經存在中國-東盟博覽會(CAEXPO)、中國-東盟自貿區(CAFTA)等多個合作平台。泛亞高鐵的建設將成為與海上絲綢之路並行的一條與東南亞國家溝通的交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