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說明了空間的由來,便不能不談談時間了,上文中說到的紀元,每一紀元為一萬年,旅者的壽命多在千年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紀元可以使世界樹長出一道年輪,也可使旅者更新十代左右。
相比較而言,世紀則顯得不夠規範了。世紀是大陸上的人們劃分的,每當一個大事件發生,使整個世界的進程忽然加快,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人們便會啟用一個新世紀,將那段過去的時間與那個無法忘記的事件封存在一處。
虛無境記載了世界樹從出現到消亡,共五個世紀的曆史。它們分別是世界樹誕生和陽鳥陷入沉睡的虛空紀,天辰孕育與構劃天地的創世紀,劃定天地規則的三牒紀,眾生問道的聖元紀,以及毀滅世界樹的天武紀。它們同樣表示一個世紀,但經曆的時間卻長短不一,其中,天武紀最短,三牒紀最長。
創世紀末,世界樹將陽鳥的力量徹底分散,造就了二十四天辰後,世界樹的頂端便隻餘下一副巨大的、乒乓球樣的中空的殼。殼雖還有一些光輝,但已經相當暗弱。它的光輝,甚至已不如任何一個天辰身上的榮光明亮。
龍神之爭過去後的兩個紀元,是大陸最為安靜的一段時間。那時的大陸沒有一絲生氣,大陸上唯一的一種生靈,也就是天辰,還在沉睡之中。
兩個紀元以後,二十四天辰陸續醒來,天地才有了一些變化。
天辰們生於蒼穹之下,世界之巔。他們醒來時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緩慢運行,恢宏無聲的虛空。他們的頭頂和身後,是他們看不透的黑暗。天辰生來自帶視野,他們都可散發出明亮的光,他們位於數以萬裏計的高空,也可清晰的看到地上的每一條溝壑。能讓他們看不透的東西很少,除了無盡的虛空,另外兩個便是穹頂和在後世被稱為永恒絕望的黑暗。
世界樹交給天辰們的是一塊處女地,地上沒有任何生命,有的隻是溝壑和暗紫色的流水。
天辰們醒來後,似乎有著約定,他們都有同樣的動作。先是在原地發一會兒呆,之後便一直往前,去到蒼穹的盡頭,看看無盡的虛空,再後來他們才注意到腳下的大地。
他們從天際降臨到大地上,在大地上靜靜行走,那時的安靜,可以聽到虛空中星辰運行的輪轉聲。
他們蘇醒有先後之分,可到了地上他們都有同樣的雅興。他們行走時,總是向著同一個方向,不計較時間與得失。他們走走停停,有時會看著一顆遙遠的星辰發呆,有時會撿起一粒石子細細查看。
要知道,那個時候,天地無影,眾生不顯。走在荒蕪的大地上,沒有目標,也沒有人聯係。我想,若是常人,在這樣的條件下早已崩潰,更不要說保持饒有興趣的心了。
還好,他們是天辰,他們用了數萬年去觀察體悟虛空和流水。直到有一天,他們在旅途中遇見了彼此。
兩個天辰的相遇,使他們倆都感到高興和不可思議,他們在天地間行走了那麼久,原以為天地就是如此,那料想,原來還有和自己一般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