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這就尷尬了(2 / 2)

那廖三堂卻不著急看貨,先點上一根沉香,然後去把水燒開,這架勢要先給我們做茶。

“喲,看不出來,家夥事還挺齊全!”我實在忍不住的說。

“嗨,高雅懂不?,做這行就得有這範,這就是層次,你看外麵那些土包子,也隻能擺擺地攤了,我這才像談大生意滴。”

“可拉倒吧,趕緊的,別整那些虛的。”我不耐煩的拿出瓷瓶,去掉外麵的報紙,三堂小心的接過瓷瓶,轉身從後麵的抽屜摸出手電,仔細的端詳。

雖然海娃把瓶子洗了好幾遍,但還是能聞見臊臭味,我看了一眼海娃,他做出無辜的表情,但三堂卻不以為然,看的很是認真。

“這東西什麼來路?”沒一會功夫他問道。

“我弟弟從海底撈的。”

他一聽這東西是從水裏出的,表情立馬就有些奇怪,又問:“你確定?”

我也是有些納悶的說:“騙你能多張肉啊,我弟弟又不會說慌,那麼多古代沉船,從海底撈個瓶子有什麼奇怪的?”我說完看了一眼海娃。

海娃接著舉起右手說:“我發誓,這東西真的是從海裏撈上來的……”

“可別,我可不是說這東西假,從釉麵看也是進過海水的,隻是時間不久。”他隨手關上已經燒開的水然後說:“海撈瓷是近些年才開始流行,不過這件東西確實很奇怪。”

聽他這麼說我再次接過那瓶子,也沒發現哪裏不對,青花的圖案也很尋常,不像有啥特殊符號的啊。

三堂給我們斟上剛沏的茶,不緊不慢的說:“要知道我國從漢朝開始,海上的貿易就已經非常發達了,開辟了古海上絲綢之路,大量的商人滿載貨物去西方貿易,陶瓷和絲綢都是大宗貨物,其中不乏遇上風浪或者觸礁的,但是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商人,他們貿易的瓷器都被叫做外銷瓷,為了運輸方便,這些瓷器以泉州、雷州附近的民窯為主,像你手中明永樂時期的景德鎮青花官窯,絕對不可能是出口瓷器!”

我頓時明白了,但是還有個疑問脫口兒出:“萬一是哪艘官船上遺落的呢?”

三堂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從貨架上取下一個瓷碗,讓我摸了摸。

“海撈瓷沉在海底,那海洋環境不是一般假貨商人能模仿出來的,假貨商人一般都把新瓷器成筐扔在水下,沒過幾年上麵就都是貝殼啥的,可以撈上來忽悠忽悠外行,被海水自然侵蝕掉的釉麵是模仿不來的,這個碗至少在海底沉了上百年,但這瓶子,以我的經驗頂多在海底十多年。”

“這怎麼可能?十多年?明朝沉船?”

三堂忽然鄭重的看著我說:“要我看,那地方有墓!”

“少忽悠我,誰會把墓建在島上?”

“這個你還別不信,那個地方遠不遠?”他轉頭問海娃。

“已經不在我國境內了,屬於公海。”

“這就麻煩了。”

“麻煩什麼?你就說這貨你出什麼價吧,少繞彎子。”我接過話問。

三堂眼睛一轉,拍著大腿說:“我也就明說,你也是明白人,美國佬出價高,這東西四十萬是有的,我也不在中間加你錢,我給你現金!”

我咬了咬牙,四十萬不是小數目,想到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還有我今生所犯下的罪孽,我忽然拿起那瓶子一邊裹報紙一邊對海娃說:“我們走!這東西不賣了!”

我這一舉動讓他們都很驚訝,我站了起來,海娃的屁股就像粘在凳子上一樣,一副沒見過錢的模樣,眼睛都要直了!看著那沒出息的表情,讓我想對自己來上一嘴巴子,帶他出來我他媽腸子都悔青了!

估計他是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用焦急又渴望的眼神看著我。

這氣氛就尷尬了,我多麼想把這小子扔下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