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海(2 / 2)

這麼一來我就有些絕望了,本心想出來一趟多少有些收成,哪怕把油錢掙回來,可誰知道竟然是這副光景。我趕忙進駕駛艙把發動機關了,因為最後的兩千塊錢都被我花在了買柴油上了。

已過正午,太陽曬的厲害,我沒心思吃飯,在甲板上發呆,手裏擺弄著撈上來的那幾塊碎瓷片。

我正愁著呢,很不甘心,但現實很殘酷,正出神,海娃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了我身後。

“在幹什麼呢?”

我被嚇了一跳,忙說:“我…我在研究這瓷片是什麼朝代的。”然後裝作一副很專業的樣子。

“得了吧,這碎瓷片有什麼好研究的?我見的多了,碎的也沒用啊。”

“你懂什麼?這叫海撈瓷。”我勉強想到了這個名詞,是我在一場拍賣會聽到的。

“切!就幾塊碎片嘛,之前出海時經常會撈到,也沒啥稀奇的,去年我跟了個去西沙的船隊捕漁,在公海的一座小島邊我還下水摸到過一個完整的哩!”

“完整的什麼?你是說瓷器?”我頓時眼前一亮。

“就一個瓷瓶。”

“現在在哪?”

“我床底下躺著呢,正好給我當夜壺。”

我二話沒說就去開船,準備返航,在這樣晃悠下去真是瞎耽誤功夫。

回到家中,第一眼看見海娃從床底下摸出來的東西,我就知道那貨是個老件,明代的青花雙耳瓶,具體是明代哪個時期的我分不清。

“多洗幾遍,小心別碰壞了。”這味道實在讓我受不了。

“怎麼?還是個值錢的家夥?”海娃狐疑的看著我。

“值不值錢還不好說,我拿去古玩市場碰碰運氣。”

“帶上我唄?”

“你去又幫不上忙,在家老實呆著。”

“哼!這東西可是我的,再說了,多一個人也好照應。”說完就把那瓶子藏在身後。

真的不是不想帶他,實在是不知道身上的錢夠不夠買兩張車票的。

我從家中翻出了個軍綠色的背包,小心的用報紙把那瓶子包好,把幾塊撈上來的碎瓷片也帶在身上。

我倆把身上的口袋都翻了底漏,才勉強湊的夠去海口的車票,至於為什麼要去海口,因為那裏的古玩市場還是有些規模,這一類的貨我想應該不難出。

晚上,沒錢吃飯的我們更別提找賓館了,如果明天找不到買主,我們就流落街頭了,事實上現在已經是了,隻能在古玩市場附近的公共座椅上將就一晚。

天還沒亮,就來了很多趕早市的人,很多攤主早早的把要賣的貨擺了出來。我舔了舔幹幹的嘴唇,叫醒睡夢中的海娃,這家夥睡的比我還死沉。

趕早市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個個低著頭,有些彎下腰在和攤主討價還價,這裏有很多擺著瓷器的攤位;有的破碎,有的很完整,有些幹脆就是一堆碎瓷片,上前一問,全都說海撈瓷,看那些瓶瓶罐罐上附著的貝殼等海洋生物,個個都像從海底撈出來的,剩下的攤位以本土的特色為主,有花梨木沉香一類的原料或者半成品,像硨磲、玳瑁、珊瑚以及東南亞特產的木材做成的工藝品也是琳琅滿目。

我和海娃在人群中晃悠到天亮,他終於忍受不住了,捂著肚子,漏出一副撐不下去的樣子說:“海生哥,我實在走不下去,就找個攤位把那東西賣了,我都快要餓暈了。”

“哼,誰叫你跟來?沒一個攤位是對路的,再看看,等古玩城開門進去轉轉。”雖然我也餓的前胸後背,但是看著那些正在討價還價的攤主,實在不像能收我這路貨的。

正走著走著,有人從身後突然拍了我一下,我下意識的抱緊背包,一轉身,沒想到在這裏也能遇見熟人!

“三堂!”我驚訝的脫口而出。

“海生老弟!”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

“你怎麼跑這來了?”

“哎,一言難盡!走找個地方坐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