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說過,在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以袁紹為首,組成了反董聯盟!反董聯盟組成後,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除了孫堅之外,沒看見別人有什麼大動作,反而在內部做小動作!而這小動作做最大的就是盟主袁紹!
反董聯盟成立之初,袁紹是渤海太守(還是董卓表天子封的)!雖然他是盟主,但其他成員如韓馥、孔伷、劉岱等那都是州牧、刺史,所以不服他的人肯定是很多的,而對此最緊張的就是韓馥(渤海可是在他冀州的管轄之內)!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冀州出了袁紹、韓馥兩隻虎(韓馥可能隻是貓),自然要相爭!韓馥在反董聯盟中是負責軍糧供應的!他很害怕袁紹,就暗地裏減少對袁紹的軍糧供應,想使他的軍隊離散。正在這時,韓部將麴義叛變,韓進行討伐,反被麴義戰敗。袁紹就乘此機會與麴義相互聯合。袁紹的門客逢紀給袁紹出主意,讓袁紹聯合公孫瓚!袁紹寫信給公孫瓚,公孫瓚率軍到冀州,表麵上聲稱去討伐董卓,而密謀襲擊韓馥。韓馥與公孫瓚交戰,失敗。於是韓馥對袁紹愈加害怕了!這時,袁紹派外甥、陳留人高幹與韓馥所親信的穎川人辛評、荀諶、郭圖等去遊說韓馥把冀州牧之位讓給袁紹!在那幾條爛舌頭的連哄帶騙加嚇唬之下,老實人韓馥乖乖地把整個冀州給了袁紹!袁紹做了冀州牧之後,那幾條爛舌頭辛評、荀諶、郭圖等自然高升了,還有不被韓馥器重的魏郡人審配、巨鹿人田豐等都被提拔,他們與南陽人許攸、逢紀、還有袁紹所寵信的廣平人沮授一起成為袁紹的主要謀士。而老實人韓馥獲得了一個奮威將軍的虛銜,既無兵權又無官屬,後來被袁紹任命的都官從事朱漢嚇得不輕(他大兒子的腳被朱漢打斷),逃到陳留太守張邈處避難!後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商議機密時,使者在張邈耳邊悄聲細語。韓當時在座,以為是在算計自己。過了一會兒,他起身走進廁所,用刮削簡牘的書刀自殺了(驚弓之鳥)。
這件事傳揚了出去,濟北相鮑信聽說後對曹*說:“袁紹身為盟主,卻利用職權,專謀私利,將自行生亂,成為第二個董卓。如果抑製他,我們沒有力量,隻會樹敵。我們可暫且先去黃河以南發展勢力,等待形勢變化。”曹*十分同意。正好黑山、於毒、白繞、眭固等下餘萬人進攻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禦。曹*就率軍進入東郡,在濮陽進攻白繞,將白繞打敗。於是,袁紹便向朝廷舉薦曹*為東郡太守,曹*將郡府設在東武陽。
幽州牧劉虞與公孫瓚雖沒參加反董聯盟,但劉虞與袁紹的關係相當好,公孫瓚名義上還是劉虞的部下,袁紹與韓馥相爭時還讓公孫瓚幫過忙(前麵講過)!劉虞的兒子劉和在宮廷擔任侍中,獻帝想要東歸洛陽,便命劉和假裝逃避董卓,秘密地經武關去見劉虞,要劉虞出兵去接獻帝。劉和走到南陽時,袁術企圖利用劉虞為外援,便扣住劉和,應許在劉虞兵到之後一起西行,命劉和給劉虞寫信。劉虞接到信後,便派數千名騎兵去見劉和。公孫瓚知道袁術素有稱帝的野心,就勸阻劉虞,但是劉虞不聽。公孫瓚害怕袁術知道此事後會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公孫越率領一千名騎兵去見袁術,並暗中挑唆袁術扣留劉和,吞並劉虞派去的隊伍。從此劉虞與公孫瓚有了仇怨。劉和從袁術處逃走北上,又被袁紹留住。(倒黴的劉和)
袁紹做了冀州牧後,為了爭地盤,與袁術產生了矛盾,兄弟倆反目成仇!袁術派孫堅前去攻打董卓,孫堅尚未返回,袁紹就任命會稽人周昂為豫州刺史,偷襲並攻占孫堅的根據地陽城。孫堅率軍還擊周昂,袁術派公孫越幫助孫堅進攻周昂,公孫越被流箭射死。公孫瓚知道後大怒,說:“我弟弟的死,禍首就是袁紹。”於是他率軍駐紮磬河,上書朝廷,曆數袁紹所犯的罪惡,然後進軍攻擊袁紹。冀州下屬各城多數背叛袁紹而響應公孫瓚。袁紹感到恐慌,便把自己所佩帶的勃海太守印綬授予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派他前往勃海郡出任太守,以求和解。然而,公孫範隨即便背叛了袁紹,率領勃海郡的軍隊,前去協助公孫瓚。於是公孫瓚自行任命部將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並全部更換了各郡、縣的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