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隻猴子打破了馬千的緊張,他借著猴子的大亂,迅速後退出四五步,到了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眼鏡王蛇在猴子大亂與馬千有行動之時一直保持不動,如黑色的電線杆一般屹立在石後,隻有長舌頭不停的動著。
四五隻猴子剛靠近眼鏡王蛇才發現更大的危險,又大叫著轉頭向回跑,此時有一隻猴子突然倒地抽搐,無法動彈。隻見眼鏡王蛇閃電出擊,一口咬住猴子並快速的向瀑布上方爬去。
馬千第一次在如此近距離觀看一條巨蛇捕食,這家夥不對自己下手原來是早有目標,它剛出現時肯定已經擊中了目標。它隻需等在那裏即可,中毒的猴子被過度驚嚇,一個折返跑下來已經毒發不支,肯定會送到巨蛇的嘴邊的,這樣捕食不會費一點力氣,這是它與對麵的巨蟒多年合作的結果。可能在合作者中還要加上黑旋風,也沒準這三個畜生真的達成過什麼協儀,才會配合得如此默契。這是一條長約15米的巨大眼鏡蛇,最粗的地方有水桶粗,鱗片與石頭摩擦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看著消失在瀑布上方的黑影,馬千終於鬆了一口氣。
近距離的觀看了蛇的捕食後,馬千知道憑自己的力氣殺死巨蛇是非常難的,弄不好會命喪蛇口。但此巨蛇不除,自己可能永遠無法知道水中石洞的秘密,看來必須要製定一個詳盡的除蛇計劃才行。
淩晨,馬千又看見黑旋風穿過濕地,消失在晨霧之中。這一次他沒有跟蹤,他靜靜的站在溪邊思考如何打破這蛇穀雙蛇的統治地位。
等猴群進入森林後,馬千來到水泡子邊,繼續吃他的“壯陽補品”,通過兩日的體驗,他發現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這粉螞蝗真是好東西。黑旋風定期到這裏進補,才會長得如此高大雄壯,耐力驚人。雖然是寶貝,馬千也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他每次隻吃十來條,不敢多吃。
在回山穀的途中,他覺得自己應該到兩座蛇山去看一看。由於眼鏡王蛇居住區域不明,相對危險,他決定先摸清蟒蛇山的情況。他沒有穿濕地,而是沿著濕地的邊緣登上了這座山,登山的位置在蛇洞的正後方,相對來說應該是安全的,再者說巨蛇幾小時前剛吃飽,正在慢慢消化呢,應該不會跑到這山上來的。
估計得很準確,一路上沒有危險,而且這座隻有幾十米高的小山上麵大樹不多,都是一些石頭、灌木與荒草,看來這種黑色的石頭不愛長大樹。
隻用了半個多小時他就來到了蛇洞崖壁的上方,站在這裏能看見猴子與自己居住的整個山坡。那真是一個完美的家園,背靠樹林,巨石搭成的“房子”散落在山坡上,一條小溪如一條玉帶般從“家園”前流過,一片祥和的田園風光。南北狹長的巨石坡此時更顯奇特,樹林如刀切一般到了坡頂全部停止,留出了這個長方形的沒有樹木隻有矮草的斜坡,俯看下去,整個地貌猶如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四周的“高樓森林”劃出一條直線,圍著中間一個長方形的“巨石公園”。
再向前四五米就到了山崖的邊緣,下麵就是30米高的懸崖。這種黑色大顆粒砂岩由於風化的原因有點糟,崖頂上有很多塊破碎的岩石,看來這條巨蟒生活在這個山崖下並不是明智之舉,這裏的風化岩石隨時有可能掉落。
山崖上長著一叢叢的灌木,黑色砂岩避缺乏營養,灌木都長得很矮小,部分樹根裸露在岩石之外。離山崖邊緣尚有四五米,雖然山崖並不高隻有三十多米,由於太直立,現在馬千站在四五米外是不能垂直看到崖下的蛇洞的。
再向前走了兩米,地上有一條長約10幾米,寬約30厘米的裂縫。裂縫前麵近一米厚的岩石即將脫離山崖掉下去了,這可能是長期雨水侵蝕風化的結果。這種裂縫如果不是上到山崖的頂端是不會看到的,這麼大一塊石頭少說也有五十噸以上,一旦掉下去蟒蛇洞可能就會被徹底堵死了。
如果想看到垂直山崖下的蛇洞,必須要站到即將掉落的那塊岩石上才行,馬千伸出一隻腳踏過去試了試,覺得不安全。既然上來了,不看一眼又覺遺憾,如果帶著登山繩索上來就好了,如果回去取繩索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馬千有點不甘心。
他用手試了試身邊的灌木,這種樹枝柔韌性很好,他隨即用刀切了一些灌木枝條,擰了一條六米長的繩索,他試試了很結實,就把繩索一頭固定在其它灌木上,然後拉著繩索邁到了那塊開裂即將掉落的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