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麵聖前(2 / 2)

見此狀,李沐白便欲上前詢問,卻看見袁書白皺著眉頭輕輕搖動著腦袋,瞪了自己一眼。這才又想到來時袁書白交代的那些規矩,停下了腳步。

在與袁書白錯過身之後,李沐白便亦步亦趨的跟在那小太監身後,來到了玉熙宮正殿外右側的偏殿處。

一進殿門後,見殿內無人,李沐白來組那小太監便問道:“這位公公,剛剛我看李大人被架出去了,可是犯了什麼事?”

聽了李沐白的話,那小太監將眉頭一皺,夾著嗓子沒好氣的說道:“不該問的別問,你好生在這等著陛下的宣見便是。”

說罷,那小太監便氣哼哼的離開了。

李沐白見狀,雖然有些不悅不過卻也不會和這等閹人計較。回過頭來,仔細打量起這間偏殿。說是偏殿,卻遠勝於一般的樓宇。無論是裝飾還是各種漆器文玩的擺放,都透露著尋常人家不可能有的底蘊與氣度。

李沐白慢慢踱步到擺在偏殿東麵的書桌前,這上麵多是些以前在此等候的官員些閑來無聊寫的一些閑話,而後被負責打理的太監整理成冊放置於此。

李沐白拿起最上麵一本,隨手翻閱了起來。裏麵的內容十分駁雜,有暗抒不滿的、有恭維拍馬的,其中還多伴有一些雜談,不必那些流傳在坊間的軼事來的無趣。

而就在李沐白翻閱間,一張未裝訂好的紙張掉落在地。

李沐白將那紙張拾起,打量了一番。《上表道者尊》,這是一篇關於對“道”解析的文章,全文都在試圖描述請何謂“道”。可是當李沐白將整章看完後卻有些不敢恭維,雖然全文對道的描述很有道理,從日出到日落,從有到無。可是這裏麵的道卻太過具象化了,其中對道的追求也太過狂熱,倒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李沐白想到以前的一位騎牛的老者對道的看法,搖了搖頭從旁拿起了紙筆寫道:“《道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常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寫完後,李沐白低下頭輕輕吹幹紙張上的墨汁。拿起來仔細打量了一番,露出了十分滿意的笑容。而後將這盜版改名後的《道注》連同之前的《上表道者尊》一起折好放回了書桌上的那堆雜談冊中。

李沐白寫著些並非是想顯擺什麼,連同之前在風月樓的吟的那首《蝶戀花》。他其實無非是想要趁自己還能記住這些東西的時候,將這些東西都留下來,這些前任的瑰寶無論何時都該流傳下去,不該斷在自己這。所以他才會寫下這篇《道經》的開章,留待他人發現,留待這九州有人可延伸出他的思想,這也算是自己給九州大陸交的房租吧。

而就在這時,一股渾厚的男聲從偏殿外傳來:“臣,雄如之,攜逆子雄十八叩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