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1 / 2)

裴大爺最終還是請動了弟妹裴二奶奶出麵,往秦家二房走了一趟,送上了一份賠禮,順便打聽秦錦儀的傷情。

薛氏接待了她。興許是因為清楚自家長女幹了什麼好事,所以薛氏的態度相當熱情和善。隻是起女兒的傷勢,她便有些支唔了:“如今還在養著,得看養得如何,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後患呢。”

裴二奶奶沒有起疑心。她以為這是秦錦儀傷得重了,秦家人擔心裴家不肯認賬,娶一個有殘疾的媳婦,才會言辭含糊。她一點兒都不在乎這點,反正要娶殘疾媳婦的又不是她的兒子。她還主動握著薛氏的手道:“好姐姐,你莫擔憂。讓你們家大姑娘安心養傷。該我們家大侄子負的責任,他一定會負起來的!都是他粗心,才害得你們家大姑娘受了大罪,若他要推托,那還是人麼?!姐姐隻管讓孩子好生休養,早些養好了,我們兩家也好早些辦喜事!”

薛氏幹笑了兩聲,悄悄兒往碧紗櫥的方向看了一眼,才幹巴巴地道:“裴二奶奶這麼,我就安心了。”

裴二奶奶還十分積極主動地問,是否需要幫著尋大夫?還一個個地列舉出那些曾經奉旨到裴國公府為裴國公醫治的太醫名諱,以及她平日相熟的達官貴人家裏常用的名醫,等等。不管她是否真有本事請到這些人,反正這麼列舉出來,就顯得她交遊廣闊,很有能耐,也顯得裴家很有誠意。

薛氏哪裏敢真的請一位太醫或名醫去看秦錦儀的傷?忙道:“我們家太太請了一位相熟的大夫去給儀姐兒診過脈了。這位大夫脈息極好的,開的藥也很有效,暫時不必換大夫。日後若是有需要了,再向您開口就是。”

裴二奶奶也沒有勉強。畢竟她隻是要顯擺,並不是真的能把這些太醫名醫隨意請上門。接著她又開始探問秦錦儀的情況,諸如年歲、性情、喜好什麼的,這就是要走相親的程序了。薛氏心中明了,便也把大致的情況了。當然,這裏頭絕大部分都是好話,絕對不會把秦錦儀的缺點往外講的,頂多就是謙虛一點兒,不誇得那麼厲害罷了。

裴二奶奶聽著分明覺得薛氏有些誇大其辭了。早年間秦錦儀確實曾經有名聲,但那時候她年紀還,不過十一二歲,相貌姿色談不上有多出眾,才華方麵也就是琴藝比較嫻熟,但又還沒到出眾的地步。至於其他詩呀詞的,大侄女裴茵與秦家二姑娘結了個詩社,雲陽侯府、壽山伯府的千金都參與到其中,後來秦家三姑娘也插了一腳,個個都有詩詞畫作流傳,卻從來沒聽秦家大姑娘曾有過什麼作品。若秦大姑娘真有詩才,怎麼沒參加姐妹們起的詩社呢?興許隻是薛氏這位做母親的給女兒臉上貼金罷了。畢竟一個摔斷了腿,很可能會落下殘疾的女兒,想要嫁進國公府裏,總要給自己添些籌碼,才顯得體麵些的。

裴二奶奶自以為明白了薛氏的盤算,也不以為意。畢竟這不是給她自個兒選兒媳。她就順著薛氏的話大誇特誇了一番,然後留下了裴程的庚帖——這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不管秦家這邊態度如何,裴二奶奶都必須要把這東西送到秦家人手裏的。

薛氏接了庚帖,心情一時有些複雜。她一方麵是鬆了口氣,知道長女終於能嫁出去了,另一方麵又在為長女擔心,欺騙得來的婚事……萬一日後出了紕漏,那可怎麼辦呢?娘家人參與了欺騙,哪裏有底氣去為女兒做主?可她又不能在裴家人麵前實話,因為這真的是秦錦儀能嫁出去的最佳機會了。錯過了這一回,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人家願意向她提親?還得是她看得上的人家?

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婆婆薛氏與長女秦錦儀,甚至連丈夫秦伯複與女兒秦錦春都讚成這門親事,薛氏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多什麼。

薛氏收下庚帖,笑著送走了裴二奶奶,也答應了三日後會給答複。

裴二奶奶親親熱熱地與薛氏告了別,又再一次表達了對秦錦儀傷勢的關心,還改日要到莊上去探望她,這才走了。

薛氏返回花廳,跌坐在圈椅上,便開始發愣。

秦伯複與秦錦春從碧紗櫥後走了出來,麵露滿意之色:“這婚事算是成了一半。過幾日我們給個肯定的答複回去,兩家交換一下信物,也就成了。可惜傳聞中裴國公病情不妙,不定什麼時候就要斷了氣。他若死了,婚事起碼要往後推遲一年,一年後大丫頭再進門時,公婆還在守孝,也風光不到哪裏去。但不管怎麼,大丫頭的婚事定下了,四丫頭要親就沒了妨礙。我想要裴家幫我起複,也有了理由。裴家要辦喪事的話,裴國公從前那些門生故舊都會過來吊唁吧?我就以姻親的身份過去幫著操持操持好了,多結交些人脈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