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陌既是宗室子弟,雖然長年住在遼東,但對京城的事也不是完全一無所知。 WwWCOM他聽人提過,秦家的三老爺自從流放西北後,便下落不明了,這三十年裏一直沒有音訊,很多人都以為他已經和永嘉侯一起死在西北了呢。
倘若秦柏曾經回過京城,那又為什麼會再度離開?即使他與兄長反目,也還有家人與姐姐呀?難道是當時秦皇後已經去世,顧不上他?可沒有秦皇後,也還有聖上與太子殿下。傳聞中聖上未落難前,是十分疼愛這個舅子的。秦柏與其父兄為了聖上被流放邊城,受了幾年的苦,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了,連與秦皇後不睦的秦鬆都得了封賞,沒理由秦柏反而會被遺忘,三十年來任由他流落西北,而不聞不問。
難道這裏麵還有什麼外人不知道的緣由?
趙陌問秦含真:“三舅爺爺是什麼時候回京城的?怎的京中無人提起?表妹方才他當時還去拜祭過皇後娘娘,難不成是在皇後娘娘去世之後?”
秦含真回答道:“我聽祖父祖母,他們到京城的時候,皇後娘娘還在世呢。我祖父祖母原是為了送我曾外祖父牛老太爺的靈柩返鄉,路過京城,就回了家裏一趟,順便叫我祖母去曾外祖母靈前磕頭。”
牛老太爺是J人士。他去世後,秦柏陪牛氏送靈返鄉。當時他們還未完婚,牛氏帶著尚未出閣的虎嬤嬤——當時的閨名是香草——以及數名家仆,請了綏德州的鏢局鏢師護衛,一路將牛老太爺的靈柩送回J老家安葬。路過京城時,秦柏肯定是要回家去的。他被兄長忽然拋下的時候,也曾十分愕然,但嶽父病重,他走不開,也無法多想。如今回到家門口了,肯定要尋兄長問個明白。
牛氏當時身有重孝,又考慮到自己還未過門,便沒有隨行。秦柏回家遇上了什麼事,她也不清楚,隻是想起就要大罵大伯子秦鬆忘恩負義、無情無義……諸如此類的。
秦含真倒是從虎嬤嬤那裏聽到些許線索,知道秦柏那次回家,秦鬆了些很不客氣的話,將他趕出了家門。當時剛剛結束流離生活回歸侯府的金象、墨虎兩個廝,麵對家主秦鬆的冷臉,與落魄的舊主秦柏,選擇了不同的前程:金象留在侯府為奴,從此被墨虎視為背叛者;墨虎棄了侯府,跟隨秦柏遠走西北,秦柏與牛氏感其忠義,終生視其為心腹,又將香草許配給他為妻。
秦含真對趙陌道:“我曾經想找祖父問問當年生了什麼事,但他就是不肯。祖母私下告訴我,當時他也非常氣憤的,但想著還有曾外祖父的喪事未辦,那時候的氣又越來越熱了……他就想著,先陪我祖母去J把曾外祖父的後事辦妥當了,再回京城尋承恩侯個明白。他還想要求見姐姐姐夫,想要看一看從未謀麵的外甥……”
可是……秦柏運氣非常不好,他第一次回京城的時候,並沒有從任何人那裏聽秦皇後病重之事。秦鬆隻她在宮中一切安好,母子二人未來隻會有富貴尊榮。而墨虎才回侯府不久,同樣不清楚宮中消息。雖然有傳聞皇後與太子身體都不太好,可是秦鬆他們無事,秦柏就沒有多想。等到他從J回來,秦皇後已經去世了,京中一片縞素。
秦柏似乎一直為當年的疏失而傷心難過。若他當時在京城多留兩日,尋親友打聽打聽秦皇後的消息,也許就會知道她已病重了。他也曾想過要去尋秦鬆問個究竟,再入宮去吊唁親姐,隻是不知為何,出去半後,忽然回來對牛氏,不再聯係親友了,隻當他們從未回過京城就是。牛氏問他為什麼,他卻沉默不語,半晌才道,因他疏忽,沒能送姐姐最後一程,讓她臨終前失望難過。他覺得沒臉見聖上與太子,寧可他們當他死在西北了。
秦柏與牛氏在京城租了一處宅子,住到秦皇後出殯。在此其間,秦柏帶牛氏去拜祭過自家父母的墳墓。到了秦皇後出殯當日,他們又跟到皇陵附近,遠遠地向著秦皇後的槨宮叩拜。
等結束了這件事,秦柏就帶著牛氏返回米脂,再也沒提過回京城的事了。如今若不是遇上長子死而複生,承恩侯又命金象親來邀請,再加上太子殿下身體有恙的傳聞,令他掛心,秦柏大概還不會決定要踏上回鄉的路呢。
趙陌聽完,唏噓不已。若秦柏是因為心存愧疚而放逐自己,三十年不肯回京,這個懲罰也未免太重了。起來,那完全是秦鬆不悌,趕走兄弟,又隱瞞皇後病情在先,秦柏錯過送皇後最後一程在後。若秦柏有錯,這錯大半都得算在秦鬆頭上,他卻把責任全都扛下了,實在是太過。難不成隻因為沒有見到皇後最後一麵,他就把其他家人都給拋下了不成?趙陌隻能,這位三舅爺爺真是太過君子了,甚至到了有些迂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