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財造紙
特別策劃/百工傳奇
作者:侯吉諒
這是一場真實不虛的探索與追求,除了在上下千百年的曆史文獻中尋找資料,十數年來,我從台北到埔裏、香港、北京、南京、揚州、安徽、香港、日本,甚而托人遠至羅馬、埃及,跨越許多國家和地區,為的就是找紙——找寫字畫畫可以用的好紙。
就像尋找傳說中的寶藏,我憑著也許是單薄的訊息,也許是確實的地址,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親自探訪、請人代尋,偶爾確有收獲,但大多時候,幾乎都是徒勞無功,未曾想象得到的卻是,最大的寶藏,不是遠在天邊,竟然是近在眼前。
●
約從大學時代開始,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瘋狂地找紙。找紙的原因,可能是在書本上看到了一段記載,也可能是在某個展覽中看到畫家用了一種漂亮到令人心動的紙,或隻是偶然聽說在什麼地方有一種紙很不錯,於是我就不由自主地,千方百計地想要找到那樣的紙。
寫字畫畫的人,總是在找他可以用的紙。常常,靈感來的時候,翻箱倒櫃的,也就是為了找一張在那個時候可以用來表達當時心情的紙。
一個畫家對別的畫家擁有好紙的羨慕,或許要比女人們暗自比較彼此的服裝儀容來得激烈一些吧?至少,當我看到別的畫家在很好的紙張上畫出美好的作品時,坦白說,是非常嫉妒的。我很少羨慕別人可以畫出好畫,卻羨慕別人有好紙可畫。或許是畫畫的技巧可以自我成長,好的紙張卻隻能依靠別人。更何況,時代越來越進步,傳統國畫用的好紙就越來越難尋找了。
和江兆申老師學畫之後,找紙心情就更急切了。江老師在世的時候,是中國文人畫成就最高的代表,向他學習的那五年裏,從他書畫作品的精湛、文房用品的講究、品格修養的儒雅中,我深刻體會、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無比精致、迷人的地方——我一直認為,江老師作品之所以那麼優雅、秀朗、豐潤,和他十分講究紙、筆、墨、硯有直接的關係,因為講究本身就是一種修養。
於是,從台北師範大學附近的筆墨店、裱褙店、舊書店、骨董店充斥的老光華商場開始,我一點一滴地栽入中國書畫傳統驚人的時間積累當中,不知不覺開始了此後十數年的,幾近盲目的摸索。
摸索既然盲目,就注定不會有太大的收獲,頂多,就隻是比一般人多了解筆墨行情而已——也可以這樣說吧!十多年的尋找追求,除了比較講究書畫用具的精美之外,我並沒有能夠找到什麼好紙。
●
什麼是好紙?好紙的定義是什麼?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紙,可能就是“澄心堂紙”,古書上的記載是這樣的:宋朝梅堯臣給歐陽修的詩說:“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蜀箋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還可咍。江南李氏有國日,百金不許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靜幾鋪寫無塵埃。”給宋次道的詩中則說:“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舉簾勻割脂,焙幹堅滑若鋪玉,七十年來人不知。”顯然,這樣的好紙,隻能在故宮博物院寶藏的古字畫中驚鴻一瞥,由於製造技術早就失傳,現代畫家想要得到這種紙,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澄心堂紙”既然不可複得,也隻好退而求其次,盡量找找看有什麼現代的好紙了。
台灣製造手工紙的廠商不是沒有,但由於原料、技術的雙重缺乏,一、二十年前,畫家能用的紙,還是以大陸生產的宣紙為最佳選擇。但大陸的宣紙也沒有那麼好用、好買,直到80年代大陸漸漸開放,台灣市麵才慢慢出現品質較好的大陸宣紙。但一般商家進的紙張多半不會太好,因為好紙價格高,銷路肯定不大,講究的書畫家,還是得從香港著名的書畫用品社去找。更講究的,是到日本找,日本的書畫用紙還有許多手工製造的廠商,品質精致而穩定,但價錢相當昂貴,平均來說,日本紙的價錢是台灣、大陸紙的數倍,不是專業的書畫家,恐怕還舍不得那樣講究。 何況,即使想講究,也不見得有門路。江老師平常用的紙,以日本製的森田和紙為最普遍,說來也諷刺,森田和紙原是用來包裝茶葉產品,但有人發現森田和紙以皮紙居多,質地堅韌穩定,沒有太多的人工漂白,發墨極好,渲染的效果很細膩,比起品質忽好忽壞的大陸宣紙,容易掌握得多,江門師徒多喜歡用這種略帶黃色甚有古意的森田和紙畫畫,畫出來的作品除了江門特有的優雅風格之外,別有一種古樸之美,除了畫家的風格技巧,便是紙張本身的質地產生的效果了。但森田和紙並不好買,我多次拜托朋友到日本尋找,也有森田和紙在大阪、京都的地址、電話,但不知為什麼竟然總是買不到。看著自己從師兄們那裏硬拗來的森田和紙越來越少,心裏著急,也就更難耐了。
2000年我到日本觀光,最重要的,就是找紙。當旅行團的朋友們忙著去玩的時候,我請領隊向旅社熱心的“總監督人”問路,於是詳細查好地圖,寫好地鐵、路上如何走法的紙條,在暮色漸濃的大阪街頭問了再問,英語、日語、手語和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國語都用上了,才好不容易在一個已經華燈初上的小社區中,光線有點陰暗的小巷子的老舊大樓中,找到曾經托過多少人來找的那個地址,可是,在那棟大樓底下繞了又繞,說什麼就是看不到一家像是賣紙的店。莫非,已經下班關門?鼓起勇氣向地址明明沒錯的商家打聽,老先生很熱心,也完全不在乎是不是聽得懂他的話,長長的說了幾百個字,我很努力地裝作完全了解他的意思,再很努力的回應老先生純粹日本式的九十度大鞠躬之後,大致可以確定森田和紙大阪分店已經結束營業。
不過,在大阪的挫折還可以忍受,因為森田和紙的總店在京都,三天以後,我們就會到京都待兩天,兩天,再怎麼難找的店也都可以找到了吧?
為了慎重起見,特地請領隊打電話到京都森田和紙,問了詳細的走法,領隊談了很久,想必對方的指示非常明確,正滿懷期待的時候,再一次沒想到的事又發生了,領隊打完電話,說:“可是這兩天放假呢?”什麼意思?領隊說,森田和紙的人表示,這兩天是周末,他們沒營業。又說,日本人做事就是這樣,該休假的時候就休假,一點辦法都沒有,但他答應我,到了京都再想辦法找人幫忙。
領隊找的人,是南禪寺著名湯豆腐店的老板娘,很熱心地留下了我的資料,並開了交給她的錢的收據,領隊很有把握地說,老板娘做事可以放心。於是,我也就把找紙的事放下了,專心領略京都這個美麗城市的種種,然後結束旅行,回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