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對龍之九子的了解還是比較熟識的,不過幾人閑聊的功夫,第四個龍子回來了。
龍四子為蒲牢,生的肥頭大耳,一進門就被崴了一腳,當即大喝一聲唉呀媽呀!!
好一聲斷喝,地麵震的嗡嗡亂顫,孫悟空麵前的酒杯愣是被震的跳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老龍王實在是心裏難受得緊,大喊道:“閉嘴閉嘴閉嘴閉嘴!!”
此時老大便探過身子向楚河幾人解釋道:“老四從小就不讓在宮裏呆,走路紮個腳都要拆掉他寢宮的裝修,所以一直隻能住在螺蚌裏,哈哈哈哈。”
楚河幾人頓覺一陣好笑,這種事他們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聽說。
蒲牢被龍王趕出龍宮,就是因為其過於聒噪,毫無來由的吼叫,吵得水族不安,連龍王也難以安定心神,屢次教訓無果,隻得把它驅趕出去,龍宮又恢複了往日的清淨。
出了龍宮之後,蒲牢在海上遇到了最為害怕的鯨魚,於是大叫著逃到了岸上,雖然離開了海,它又不忍離海太遠,陸地對它來說畢竟是過於陌生了,於是它長年在沿海一帶出沒,遊走在海陸之間,在那些形狀變換不定的潮間帶出沒,成了邊緣地帶的孤獨行者,被往來的潮水所驅趕,常常是滿身泥水,這竟讓我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蒲牢的長旅漫無止境,正如邊緣人的命運無法改變一樣。
蒲牢害怕身形巨大的鯨魚,尤怕鯨魚們群起而攻之,那些鯨魚最怕蒲牢的吼叫,圍攻蒲牢,卻隻能讓蒲牢叫得更響。
每當遇到鯨魚圍攻時,蒲牢就借著風力攀上浪巔,居高臨下發出一聲大吼,把一眾蠢笨的鯨魚的身子震出去,而這些鯨魚不依不饒,蒲牢的吼聲剛落下,就又圍攏上來,逼得蒲牢連發大聲,使大吼連成一片,才衝出了鯨魚的包圍圈。
不久之後,經那些鯨魚之口散播,說蒲牢好出口傷人,使鯨族傷亡慘重。鯨群數目眾多,而且以長身巨相示人,說出的話真令人信之不疑,於是東海處處流傳著蒲牢的惡名,人人對其敬而遠之。
後來,東海一帶鑄鍾的工匠們聽說了蒲牢和鯨魚的宿怨,在澆築洪鍾時,把蒲牢的形象作為鍾鈕,雄踞於種頂,鍾槌的前端則雕刻成鯨魚的形狀,鍾槌頻頻撞鍾,模仿鯨魚和蒲牢的爭鬥全過程,鍾槌每撞一下,以蒲牢為鈕的洪鍾就格外響亮,仿佛借用了蒲牢的神通,鍾聲響起,鯨形的鍾槌也模仿鯨魚,迅速退後,似乎是被蒲牢的吼聲震退。
從此以後,蒲牢和鯨魚的恩怨從海上傳到了內地,工匠們為了一己私利而毀人名聲,這樣的行徑,在我們的時代隨處可見。在古國的大地上,幾乎每一口鍾上都有蒲牢的身影,可見我們正在無限利用蒲牢和鯨的仇恨,它們之間的疙瘩也越係越緊,這種方法,如今到處都在用。
蒲牢甩了甩腳,拍了拍胸脯,一副被嚇壞了的模樣,走到了桌前坐了下來,和眾人一一打過招呼,得知要去人間降妖,也沒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