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嶺尋龍》第二十九章:天授詩人(2 / 2)

桌木老爺抬頭看了看海川四人,眼神中帶著一種深邃而難以琢磨的智慧。巴拉老人連忙示意,請眾人在李教授旁邊落座,並且給每人都倒了一杯酥油茶。大家喝過茶後,桌木老爺開口說:“我已經聽李教授介紹過,知道你們此行的目的。你們找到的那幅唐卡上麵記載的,是一首古老的詩歌。幾十年前,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曾經聽一位遠方來的唱詩人吟唱過,至今還印象深刻。詩歌的內容是‘死者的屍骨構建成牆壁,詛咒之地矗立在昆侖山腳下,引領迷途的旅人’……”

“這詩歌的內容,好像和咱們看到的有些區別。”海川小聲對李教授說。

李教授對海川一皺眉,埋怨他打斷了桌木老爺的話。海川連忙閉嘴,繼續聽桌木老爺講述。

“死者的屍骨構建成牆壁,詛咒之地矗立在昆侖山腳下,引領迷途的路人越陷越深。無法安息的屍體,化作凶惡的狼群,徘徊在黑暗的領地。讚魔的爪牙遍及山穀,守衛著他們的詛咒的聖地。將佛的頭顱推入深穀,難行的孽海浮現在群魔之城。讚魔化成的八葉大王,東方遠來的妖龍作為它們的心髒。”桌木老爺將詩歌念完,接著說:“你們要尋找的地方,是佛祖詛咒的讚魔的領地。”

李教授終於聽到蔓茶羅唐卡的全部內容,有點興奮:“您說的讚魔,就是苯教中的神明?”

桌木老爺搖搖頭,否定了李教授的話:“那是後人的誤解,真正的讚魔應該是古格王朝的最後一代讚普。公元六世紀,大藏王菩薩也就是鬆讚幹布在整個藏區推廣佛教,建立了昌盛的佛教文化。這段時期,在曆史中被稱為前藏教。到了十世紀左右,西方的古格王朝實力開始逐漸強盛。古格王朝並不信奉佛教,他們認為佛教是外來邪教,隻有藏族苯教才是真正的大法宗教。隨著古格王朝的崛起,苯教與佛教在藏區發生了激烈的矛盾。”

李教授問:“您是指‘佛苯之爭’?”桌木老爺笑著對李教授點了點頭。後來海川眾人知道,在智者講話時,隻有同樣的智者或者學者才可以提問,其他人插話都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舉動。

接著,桌木老爺繼續說:“當時,古格王朝對佛教的破壞是深遠的,許多的古廟和佛經都毀於一旦,其中包括傳說中的四方神廟。使後世的藏傳佛教分為五大宗派,也就是我們說的‘後藏教’。古格王朝的讚普自封自己為苯教最高神明‘苯宗神’,後世傳說的讚魔便由此而來。一直到十六世紀,讚魔被大藏王菩薩的無上妙法擊敗。最後逃入昆侖山中,永遠受著佛祖的詛咒。但讚魔並不死心,自知自己在劫難逃便將法身一分為八,化身為八葉大王盤踞在昆侖山中。繼續趨勢爪牙傳授謬法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輪回宗’,愚昧世人無法前往極樂世界,永遠在六道輪回中受苦。而你們要尋找的地方,正是讚魔的老巢,被詛咒的群魔之城‘鄂羅海城’。”

聽到這裏,連海川四人都眼珠發光,不用問鄂羅海城肯定就是他們要尋找的歲土城。

桌木老爺沒有理睬他們的興奮,繼續說:“那段詩歌流傳的年代實在太久遠了,其中許多東西究竟是指什麼我也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其中第一句指的是昆侖山腳下供奉著地藏王菩薩的倡羅寺。昆侖山是諸神之山,群山都是天上的佛祖和護法金剛化成的。我要提醒你們,讚魔的法力現在還在。被他的法力影響,昆侖山中有一片地區是被詛咒的,那裏沒有神明,山峰都是讚魔的分身。詛咒的山名叫‘鄂羅海山’,被詛咒的群魔之山!”

就在海川眾人聽桌木智者給他們講解這段傳說的同時。在距離噶爾縣約五十公裏的一片草原,胡建軍獨自站立,周圍橫七豎八躺著二十幾個外國人。此時的胡建軍已經沒有了跟海川他們一起時的嬉笑表情,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怒目橫視的臉。冰冷而帶著殺意的眼睛,從地上一個個外國人的屍體上掃過。

其中有一個還沒有斷氣,但他自己清楚傷勢已經致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一邊從嘴裏吐著鮮血、一邊奮力舉起手中銀質十字架,用最後一點力氣說:“以聖父、聖母、聖子之名義,懲罰這個地獄的使者。”

胡建軍一步步慢慢向幸存者逼近,臉上浮現著輕蔑的表情,就好像一隻吃飽了的老貓看著自己捕獲的老鼠。等來到奄奄一息而還在奮力祈禱的外國人麵前,胡建軍抬起腳踹在對方臉上,止住他嘴裏發出的聲音。然後不屑的自言自語:“劉海川他們看來惹了點麻煩。為了師父,我就幫他們擦一次屁股。”說罷,伸手向對方臉上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