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許久不見成將軍率部回來,吳懷瑾天天走上城門看。
這日,城外遠處一片黑壓壓的身影離城門越來越近,沒有打著旗幟。不知道是否成將軍的部隊呢。
直到城下,吳懷瑾才看清楚了這幫人馬。這些人衣衫襤褸,有的赤著腳,有的頭發亂蓬蓬,有的相互摻扶著。
“吳參謀,快看,下麵那些人好像都是逃難的人。”吳懷瑾身旁的一個士兵說道。
“別被表現蒙蔽了,說不定這些是敵人打扮的呢。”
“還是吳參謀想的周全,萬一真是饑民怎麼辦?”
“要真是饑民就好辦多了,讓他們進城就是。萬一是敵軍就麻煩大了。”
“那我們怎麼辦呢?”
“且聽我的號令。”
“城下的人聽著,你們不要靠近城門,向後退二百步。待我軍檢查後,方可進城。若你們是金兵所扮,想來騙取樊城,趁早死了這條心,到時別讓射成了箭堆子。”
“軍爺,我們真是饑民啊,剛從臨安逃難過來的。”城下一把稍微有點力氣的聲音回應城上的發話。
“是不是逃難的,等我們的人檢查後自由定論,你們且按我說的做。”
這幫饑民自覺地向後退了二百步。這時,城門“吱”的一聲開了,走出十個人的隊伍,城門又馬上關了起來。那十個士兵走近那幫饑民,一個個挨身檢查,以防他們攜帶兵器之類的。與此同時,城上的士兵已經舉起了弓,搭箭瞄準了這幫饑民,以防有詐。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了,派出去的隊伍也把那幫饑民檢查完了。“稟吳參謀,已檢查完畢,並沒有攜帶武器,確信是饑民無誤。”領頭的士兵跑近城牆,對著城上回話。
“開城門”吳懷瑾讓傳令兵傳令,“讓士兵們繼續加強警戒。”
“吱”的一聲城門又開了,饑民一窩蜂湧進來。士兵們依然是保持警戒,兵器在手,不敢怠慢。
吳懷瑾讓人裝了點粥飯、饅頭分發給饑民,饑民看到有吃的,拿在手就狼吞虎咽起來。
“臨安城狀況如何?”吳懷瑾拿了一隻饅頭給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
“太慘了,金兵一入城,就到處殺人,我老伴給殺死了,兒子也讓他們給抓走了。”老者停止吃口中的饅頭,抹了一把淚。
“不是有很多軍隊駐守在京師嗎,都抵擋不了敵人?”
“駐軍多有個屁用,不到半個月,臨安城就破了。皇帝都跑了,下麵的將士有誰還賣命,都跟著跑了,隻留下我們這些可憐的老百姓。我的老婆子、我的兒啊……”她見他哭成那樣子,便不再作問。
“小夥子,你們路上可曾見到有逃難的軍隊?”吳懷瑾挑了一個年輕人來問話。
“回軍爺,路上見到太多太多逃難的士兵了,和我們一樣。不過有一支隊伍很奇怪,逃跑的時候不慌不亂,隊伍很整齊。”
“這支隊伍往哪個方向去了?”吳懷瑾急切地問。
“和我們一個方向來的啊,就不知道為何他們沒到,我們先到了。”吳懷瑾知道他說的這支隊伍,有可能就是成將軍的隊伍。成將軍帶兵的風格她是知道的,任何時候都不能亂了陣,不能沒有了勢,縱然是敗退,也不能兵敗如山倒。
想到這裏,她心裏稍微安定了一下,定是路上遇到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