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嘉六年春(1 / 3)

南朝,天嘉六年春。江水東流,兩岸綠意漸漸蔥翠,已是四月末。

淮南郡官道上,約莫三十騎執戟甲士護衛著一輛馬車緩緩東行。馬車不算奢華,不比那當朝望族門閥家的馬車華貴,但在馬匹的數量上,比那門閥士族多了整整一倍,八駿車,這是當朝王爺出行才有的權利。

淮南郡丞沈君高今日早早的出城二十裏,在城西驛已等候多時了。他等的,是當朝安平王陳頊的嫡長子陳叔寶。抬眼看看毒辣的日頭,午時已過,想必應該就快到了,起身緩步走出草棚,向西麵官道上眺望,不久便看見官道上一個驛卒快馬而來,至驛站近前落馬,緊走幾步對沈君高跪拜道:“大人,車駕離此還有二裏地,車速較緩,就快到了。”

沈君高撫了撫稀疏胡須,臉色平靜,目光一直向西望著,輕輕地“唔”了一聲,那驛卒便起身牽著馬去一邊侍立。沈君高身後的涼棚中又走出一人,行至沈君高身側輕聲問道:“叔父,不過一十二歲少年人,如此鄭重,是否不妥?”

沈君高聽了這話目光微微閃動,眼皮稍微的翻了翻,抬手試了試額頭上因為在毒辣的日頭下稍微的站了一會兒便泌出的汗水,用很輕微的幾近蚊鳴的聲音說道:“安平王已被授以揚州刺史,驃騎大將軍,督揚、南徐、東揚、南豫、北江五州軍事,遷任司空,聖眷之隆一時無兩啊!”

“竟有此事?如此說來,如此說來。。。”這人似是被這消息震驚到了,一時竟不知如何言語。沉默一會兒,這人突然一拍額頭,急忙問道:“聽聞大叔父曾與安平王二公子生母彭氏。。。”

“噤聲,來了。”沈君高急急打斷這人話語,整理衣冠後緩步踏上官道,穩穩而立於官道正中,抬眼看著那漸行漸近的馬車與執戟甲士。而被沈君高打斷話語的這人,也不生氣,急忙隨著沈君高理了理衣服,還順手幫沈君高理平了衣背後的皺著,這才亦步亦趨的跟著沈君高來到官道上,落後他一個身位,在左側站定,抬眼望著那緩緩而來的八駿車與執戟甲士,目色有些深沉。

緩緩而來的車隊中,一位執戟甲士遠遠的發現驛站官道上站立的兩人,便輕輕地一撥馬頭,來到馬車邊輕輕地扣了一下車窗,稟道:“公子,前方已至淮南城外驛站,有兩位文士打扮之人候在路中,應該是迎接公子的。”

“何人,去問一下?”馬車內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

那甲士便撥馬向前,快馬來至沈君高近前,也不下馬,甕聲問道:“前方何人,為了阻吾去路?”

行軍在外,甲士兵士不下馬皆是慣例,所以作為一郡之丞的沈君高並不生氣,略微的一拱手,朗聲道:“這位將軍請了,在下淮南郡丞沈君高、淮南尉沈申裏在此迎接元秀公子。”

甲士一聽此人竟是淮南郡丞,急忙在馬上一拱手,說道:“原來是郡丞大人尊駕,且容我通稟公子。”說罷調轉馬頭,快馬來至馬車窗外,說道:“公子,前方淮南郡丞沈君高沈大人與淮南尉沈申裏來迎接公子。”

“沈君高?淮南郡丞?好像是沈君理的胞弟····唔,淮南沈氏····停車······”

馬車距沈君高站立之處約二十丈外便停下了,車門打開,遠遠的沈君高便看見一個少年出了車廂,跳下車架,快步的走了過來。由遠及近,沈君高與沈申裏便看清了這快步走來的少年的模樣。一身白麻短打胡服,腰間係一條灰色布帶,掛一白色絲繩,上麵係著一塊雙持盤螭龍吻古玉,腳踏一普通的羊皮靴,相貌,平平,衣著,平平。上下看來,除了那一塊古玉,這快步行來的少年人,實在是不能給別人留下太多的印象。

行至近前,這身長才不過六尺的少年人便拱手作揖,高聲喊道:“陳元秀見過兩位大人,行路艱難,不知兩位大人尊駕在此,實在是折煞小子,萬望恕罪。”說罷深深地一揖,彎腰彎的很,頭都快頂到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