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諸神的黃昏(下)(1 / 2)

換個人來看辛德卡爾的這份計劃,可能會被他所描繪的美好未來所誘惑,從而有所猶豫,但對於布卡德來說,沒有任何可值得猶豫的理由,無論從任何角度去看:

他都不能允許這份計劃實現!

他會允許“東西”的存在,是為了統一世界,但不是這種統一法,如果實現了全人類的精神統一,哪還有他這個皇帝的存在?最關鍵的是,如果任由辛德卡爾完成他的計劃,整個人類社會曆史將把他奉為真正的神,哪裏還會有他布卡德的名字?

不!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它隻應該!也隻能記得一個名字!

布!卡!德!

絕不能允許“諸神黃昏”的發生!

殺了他!

整個夜晚,布卡德的宅邸裏都回響著他的怒吼,一場精心布置的陰謀悄然展開。

在所有監控“東西”的力量中,所有的軍事力量都來自於布卡德的安排,包括其起居、飲食等等所有一切的環節安排,當初如此做的原因,是為了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破壞與暗殺行動,但現在,卻反而成為了妨礙布卡德自己的一道阻礙。

在那種環境下,如果“東西”出現任何問題,整個世界都會把責任歸結於他身上。

而布卡德不得不考慮整個世界的輿論,尤其是當初為了最大化程度地宣傳和驗證這個裏程碑式的事件,他邀請了全世界的科學界對“東西”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控。

所以圍繞在“東西”身邊的並非全部都是軍事力量,還有數量極其龐大的一支科學界力量,他們部分是同盟陣容的人,部分是自由國界組織的中立派,甚至還有部分是聯邦的科學家,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就連一隻蒼蠅飛過都要被全身檢查幾遍,更不要說殺一個人了。

派人冒充別的派係刺殺也不現實,隻要執行人被捉住——那幾乎是必然會被捉住,聯邦那群狗雜碎有的是心靈拷問的辦法,他們最擅此道,被拷問人甚至都不用說話,他們就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

所以這件事必須做得絕對完美。

所謂“完美謀殺”的定義,在曆史上有過許多,但在這個瞬間,布卡德所想到的是一個真正的完美:

讓這個該死的“東西”自殺!

說到底,“東西”的存在方式是全身義體,其中就包括了他的電子腦,而在他漫長的創作過程中,電子腦必須有數次維護,為了防止外人在這個過程中做手腳,這件事當然是完全操控在布卡德手中。

更妙的是,這是一個完全的監控死角,對於中立派係和聯邦的科學家來說,他們關心的是“東西”如何調用電子腦中已存在的信息創作新內容,他們壓根不會去核對維護前後在“東西”的電子腦中是否增加了新信息。

確認了方向之後,一切就簡單了,布卡德先是將執行這個流程的所有人換成自己心腹,然後在真正的行動之前,還演練過一次:

在某次維護中,他們故意在“東西”的電子腦中遺留下一條毫無意義的驗證信息,當信息被驗證生效時,沒有任何一個外部科學家覺察到此點。

於是,真正的行動開始了,布卡德做的事情很簡單——僅僅是在“東西”的電子腦中留下一條不可動搖的邏輯法則:為了全人類的未來,他必須在自我意識覺醒的24小時內自殺。

所謂的意識覺醒,就是“東西”徹底地意識到自己是誰,簡單地說,一旦“辛德卡爾”關於自我的記憶被喚醒,他就自己扣動了自我毀滅的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