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在和一個對手的交易行為中,安不知每次都損失了兩成利潤,但問題就在於,安不知的交易對象並不永遠是一個人,實際上,他很有心機地保持著隻跟每個人做一筆生意。
於是仔細一算就會明白,在這種五人局中,如果跟每個人都達成一次利潤比是4:6的生意,而假設每筆生意的利潤總額都相等的話,則實際上安不知通過這四筆生意獲取的利潤比是16:6。看起來大家都從安不知身上賺到了錢,卻在無形中被他悄悄地拉開了一個極大的差距。
而這就是安不知在“以牙還牙”戰略中覺察的戰術。首先建立起第一步的“友善”,然後在此基礎上則使用第二步的“知足”來獲取優勢。
在這裏,所謂的“知足”就是不要嫉妒對方的獲取利潤,用“讓利”的行為,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意機會,這有這樣,才能在對手隻做了1-2筆生意的時候,自己就做完一整圈(跟四個人每人做一筆)生意。
當其他的野蠻策略在瘋狂收斂戰利品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善良,這才能形成一個快速的生意鏈。
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並不是現實,而真正的現實很快就在吳財的手裏出現了。
第三輪的地皮一出現,吳財就笑了,也該是他運氣好,他居然一次性翻出了兩塊好地,正好卡在兩個其他對手的咽喉位置,而安不知這次的地皮不是非常好,隻有一塊核心地皮卡在吳財的咽喉位置。
吳財一看這局勢,倒是沒為難其他兩個對手,“你們想從我手裏得到這兩塊地?沒問題,我也不要六成利潤那麼多,隻象征性地要個五成五就好了。”聽到吳財這麼說,那兩人都鬆了口氣,這個要價雖然略高了點,但也不至於離譜。
然而,這並不是交易的全部內容,吳財立刻露出了其猙獰的本性,增加了一個附屬條件在裏麵,“但是你們在這一輪裏麵,不能和這個小朋友有任何交易行為!否則我們之間也不要談了。”
不得不說吳財的外交眼光相當毒辣:這兩個人在這一輪裏麵對安不知基本上沒有任何交易需求,但反過來安不知卻對這兩個人有交易需求:因為安不知的地皮雖然已經夠了,但是卻缺兩個鋪子,正好在這兩人手裏一人一個。
本來隻要把利潤拿出來一算,大家就可以找到合作點,但被吳財這麼一攪合,那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隻得答應了這個附屬條件,沒辦法,吳財手裏的這兩塊地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搞定了這邊,吳財轉過頭來,得意洋洋地看著安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你卡在我喉嚨裏的這塊地吧。我開條件,你聽著。你想要我解除剛才我對他們倆所下的封鎖令嘛,很簡單。這塊地交易給我,至於利潤的分配嘛……”
吳財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下來,將桌上的茶水端起喝了兩口,才信心十足地報出那個價碼來:“你三,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