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船尾一個穿著水手服的男人,他的腦子有點轉不過來,此刻終於忍不住發出哀嚎,得出一個十分荒謬的結論。
不過他這傻啦吧唧的話卻居然真有人信,聽他這麼一說,船尾處立刻有個孩子的哭聲響了起來,安不知看了一眼,是個大概十來歲的倒黴孩子。
最後還是史蒂夫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情緒都穩定了下來:“都別亂猜了,我們這是在腦網上的一個虛擬空間,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裏,也不知道把我們弄來的人想怎麼樣,唯一可以告訴諸位的是,這是一個遊戲的場景,遊戲的名字叫《救生艇》!這一點,你們隻要互相看看對方的臉便可以確認了!”
雖然史蒂夫的話很有道理,但可惜的雖然這是BOARD時代,但並不是每一個桌麵遊戲都適合於用來做BOARD,《救生艇》就在其中。
所以在場的七個人裏麵,算上史蒂夫自己,居然隻有四個人玩過這個遊戲,不過這也夠了,有四個人同時確認這一點,那麼應該是沒錯了。
於是便由史蒂夫簡要地將這個遊戲的規則說了一遍,並同時確認了一下船上的人數為七人。
由於大家都是以遊戲中的形象存在於這個虛擬空間,所以大家便商議好,幹脆以遊戲中的角色名來互相稱呼。
所以從船頭到船尾,七個人分別是:勞倫女士、史蒂夫先生、船長、大副、水手、哈特醫生和小孩。而剛剛聲稱自己玩過這個遊戲的人則分別是勞倫、史蒂夫、大副和哈特。
在建立了基本的秩序後,史蒂夫稍微放心了一點,便安排大家各想辦法,看能不能和外部取得聯係。
史蒂夫非常明白,在這片茫茫的大海中,或者說封閉的虛擬空間裏,生存兩個字開始成為了每個人心裏的首要選項,人性的空間將被壓縮得極為渺小,甚至消失不見。
所以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秩序,這就是他選擇將情報公開的原因,以他對這個遊戲的理解,隻要大家不要對所謂的錢財和勝負過於貪婪,那麼就可以達到所有人都存活下來的目標。
他雖然不知道那個將他們抓來的人到底是何居心,不過有一點可以確信:這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遊戲!《救生艇》不是一個殺人遊戲,但在真正的遊戲過程中,往往大家卻殺得非常起勁,那就是秩序崩壞的結果。
所以,無論如何,控製權和主導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隻有完全處於自己的掌控中,他才有信心使遊戲過程向前平穩地推動。
這就是史蒂夫當下的想法,安不知捕獲了一些史蒂夫溢出的腦波,輕鬆地將其破譯了出來:安不知把自己先帶入到遊戲者的身份中去,稍一思考,便得出了和史蒂夫完全相同的想法。
這就對了,就是這個節奏感。安不知對自己目前的狀態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