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放筆,就是七年。

其實真正的原因你我都明白:一工作,就接觸到這個社會真正的精髓,少年的幻想世界開始無法滿足自己,我們在大千花花世界裏丟棄掉那些曾經的夢想,玩得不亦樂乎。而且那時我的工作是大網站編輯,隨便做一個熱點頭條,下麵應者萬計,誰還會滿足這小說幾個月才幾千點擊的寂寞世界?

七年之後,自己開桌遊店也一晃便是五年,每天看看電影小說,晚上為客人講講遊戲,帶著他們開心開心,不說閱人無數,也總算是見過世間百態。這樣的日子是舒坦,但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直到有一天整理一個老舊硬盤,翻出裏麵N年前的文字,看了一個晚上,才猛然發現,自己曾經的夢想,自己曾幻想的世界,一直都在那裏,從不曾離開過。

在重新開始動筆之前,朋友就曾問過,你要想好,你是為了錢而寫,還是為了理想而寫。其實這對我來說構不成選擇,這當然不是我不缺錢,怎麼可能!房子還等著裝修呢,娃還沒生呢,朋友,怎麼可能不缺錢?隻不過我對自己再清楚不過了,如果是為了錢而寫,我一定堅持不下去!

因為那些曾經讓我充滿好奇,想去冒險的社會現在已變得麵目可憎,如果寫作不能帶來樂趣而隻是工作,我又何苦來著。

而真正開始創作後,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從沒想到過的困難。畢竟對我來說,曾寫過的最大專題也就一萬字左右,可現在的網文基本動輒百萬起,而我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捂不住貨。

我太想寫自己最想寫的那個部分,所以一旦進入過度和交接狀態,就會陷入莫名的焦躁狀態,不僅文字看著別扭,連應該交代的東西都沒寫出來,朋友便笑稱:你這節奏感的問題太大了,情節要高跌起伏才叫波折,你這一路直平的走勢,就算好看也變得不好看了。

如此這般,這些網文的門道,在這段時間裏花了蠻多時間,去看了很多別人的作品,也嚐試著不停地調整和學習,雖然現在的文字仍然很青澀,對於應該做到的爽點毒點把握不清,但總算是建立起一個結構,朝此前進。

所以時至今日,我也隻是講述著一個自己覺得還挺不錯的故事,它的主線甚至到現在還是被讀者們所詬病,我覺得也很正常,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我認為還算不錯的故事,它肯定會在100萬字左右結束,並帶來一個絕不會虎頭蛇尾的結局,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將會嚐試各種我認為不錯的情節,找準最適合自己的風格,並在下部作品中將其發揮到極致。

比如目前來說,我就發現自己在死亡遊戲的處理上確實更為出色,用讀友的話來說,我塑造在遊戲裏的人物,不是口頭上喊著我要活下去,而是真的表現出各自想活下去的欲望和行為。

得益於此,我將會調整這部分在小說的比例,以使自己的風格更成熟下來。

這就是我寫書的原因,希望能結實更多認可自己的朋友,我想,這也是本部作品能為我帶來的最大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