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此詞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麵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但是在gd省某城市中心地帶的這個名叫清新花園的小區,這樣的鄉村美景處處呈現:奶黃的月光,從高大的樹林枝葉間透射出來,給草叢增添了一圈圈光暈,遠遠望去,整個小區如籠罩在一片佛光之中。淡淡的桂花香味隨風飄來,令人陶醉。青蛙在熱烈地爭鳴,像是開著一個熱鬧的音樂會。
而小區最熱鬧的,莫過於9#203樓峰哥的家,因為這裏正進行著鄰居的聚會。我就是八個鄰居其中一個活躍者。
峰哥是一位退休公務員,參加過越戰。他性格豪爽,熱情好客。今晚,他準備了豐盛的晚宴,拿出珍藏已久的美酒,邀請了一大班鄰居來這裏聚會。酒過三巡,峰哥有點醉醺醺的,開始唱起歌來: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隻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娘.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峰哥唱歌音準不佳,但聲音洪亮,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大家都為他的歌聲歡呼叫好,並且情不自禁的跟著峰哥唱起來!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頭枕著邊關的冷月,身披著雪雨風霜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在渴望輝煌,都在贏得榮光.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旗幟上飛揚.咱當兵的人,就是這個樣.”
最後成為了大合唱。唱完後再舉杯慶祝,觥籌交錯,情意融融。
唱的興起,我提議大家一起唱一首《十五的月亮》。前半部峰哥唱男中音,我唱女中音,後半部大家一起唱。
峰哥起唱,我和女音:“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鄉耕耘著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
其他鄰居聞歌起舞,伴隨誇張的動作,笑聲連連。
“啊,豐收果裏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歌,總是美妙的,能帶給人無盡的遐想,歌,讓人遨遊在夢幻的世界,忘乎所以。通過歌聲,拉近了鄰居之間的距離,增進了鄰居的感情。我置身其中,感覺輕鬆愉悅,暢快淋漓!
歌唱的盡興了,酒也飲得差不多了。憨厚的榮哥突然痛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