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批判方麵,調查發現農村女性的媒介批判能力普遍較弱,認為媒介中報道的內容都是真實、客觀的,甚至把電視劇中發生的故事看成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對媒介傳播的信息缺乏獨立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3、媒介的參與能力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女性普遍存在媒介參與能力較弱的問題,有93.4%的女性從來沒有撥打過電視、廣播等節目的熱線電話,同時她們對新媒體很陌生,大部分都沒有掌握新媒體的技術,更談不上利用新媒體進行信息傳播和發布,發表意見和看法。
二、調查結論
根據調查研究和訪談分析,發現由於受文化素質、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女性整體上媒介素養較低,對媒介的使用和認知還處在一個較低的層次,對信息的接收還處於一個被動階段,不能積極解讀媒介信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媒介使用不均衡,接觸頻度較低
農村女性對各類媒介的使用呈現明顯的不均衡狀況,主要集中在對電視媒介的接觸上,對報紙、雜誌、廣播等其他媒介涉及不多,尤其是新媒介。由於農村特有的工作和生活規律,使得她們大多數時間都不能守在電視機旁,對電視媒介的接觸時間每天也僅在一到兩個小時之間,沒有長時間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農村女性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是通過人際傳播而非大眾傳播。
2、接觸目的較單一,媒介認知能力較弱
農村女性對媒介在監視環境、協調社會和傳遞社會遺產等方麵的功能認知不足,而僅僅把媒介看成一個提供娛樂的工具,在接觸媒介內容方麵多以娛樂信息為主,尤其以收看電視劇為主,對新聞信息方麵關注較少,對媒介認知還處於一個表層階段。農村女性目前已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不存在信息閱讀的障礙,基本能解讀出媒介信息的表層含義,但對信息背後的深層含義缺乏分析和理解能力,不能很好地分析出報道者的意圖和觀點以及在宏觀層次上認識信息與社會的關係。其次,農村女性缺乏對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她們認為媒介傳遞的信息都是客觀、真實的,缺乏對假新聞、謠言等新聞的辨認能力,容易受到誤導。最後,農村女性缺乏對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認識不到媒介建構的信息環境與真實環境的差異,容易受到媒介的影響。
3、農村女性缺乏參與媒介的能力
目前,農村女性媒介參與意識較弱,沒有自覺利用媒介進行交流和表達意見的意識,對新媒介的認知還處於一個陌生時期,大部分農村女性都沒有掌握參與到新媒介中來的技術。一小部分掌握網絡技術的農村女性也隻停留在利用網絡聊天、看電影、聽音樂等初級階段,還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網絡信息使用者,利用網絡搜集、製作、傳播信息以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等。
4、農村女性群體之間出現“知溝現象”
目前農村女性群體由於年齡、學曆、地域、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知溝”現象。在外就讀的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在外打工和在家務農的女性之間對媒介的認知和運用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在外就讀和打工的女性對媒介的接觸較廣,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媒介,並能夠主動利用媒介滿足自己各方麵的需求,而在家務農的女性接觸媒介較單一,對媒介的認知和利用還處在一個較淺的層次、被動的階段。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