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望江湖(1 / 1)

名為桑丘的小山上有座不起眼的道觀,觀前有玄武駝碑,碑上依稀可見“天地君師”四字,字跡模糊卻力透石碑。觀中本應香火繚繞的戊鼎中種著一棵碩大芭蕉,不時有一兩尾幼鯉躍出水麵。正殿裏高約三丈的三清祖師沒有了手中拂塵,俯視眾生像因臉上幾撇焦黑的“胡須”頓失威嚴,這要讓南邊那座最高山上道觀裏的大真人看見,還不得幾個天雷劈死那對老祖宗不敬的家夥。而這家夥似乎沒有一點覺悟,仰躺在君師像前的供台上,左手拿著拂塵驅趕那陰魂不散的蚊蟲,右手抓著一把從觀後那株約摸與道觀同齡的棗樹上新摘下來的嫩果,嘴裏哼著“我本是天上快活仙,隻因慕這紅塵煙……”。

少年十三四歲模樣,姓左,隨了這觀裏老道士的姓,單名一個言,等到這老道前兩年撒手人寰,這偌大個觀裏便隻剩下左言一人。老道敬鬼神,敬天地,卻獨獨不敬這清規戒律,最愛喝酒吹牛皮,因為喝酒誤事老道到死也沒能記起在哪撿的左言。頭些年裏,老道常說左言是骨骼驚奇的練武奇才,要不是轉世的仙人就是有大氣運的人,少年信以為真照著觀內牆壁上的小人苦練幾旬,發現那拳腳功夫連觀裏蓮花池中的小王八都打不過,從那以後少年對這說法就嗤之以鼻了。不過老道口中那些江湖裏的事卻像一粒種子紮根左言心中,那裏有中州鐵騎千乘掃平崗,那裏有無上道觀修士一劍三千裏,那裏有崇文書院書生一筆斷長生,那裏有奔雷寺佛陀一人闖酆都……。十歲那年,左言斜跨一麻布袋,裝幾張烙餅,後背一柄桃木劍,就趁著夜色躡手躡腳準備從觀後的小徑下山,卻不想被棗樹上乘涼的老道抓個正著,老道沒有攔他,隻是告誡他“路上小心,江湖多爾虞我詐”雲雲,最後左言實在受不了老道的囉嗦灰溜溜回了自己住處再也不提下山闖蕩江湖這茬。

“還有一年單五天”,供台上的少年端坐起來掐指算了算,這是左言離觀的日子,當初老道彌留之際讓左言發下重誓“不過十五絕不入世”。手指摸著眉心若隱若現的蓮花印,微微有些發燙,少年歎氣道“難道我是觀裏蓮花受了香火氣修得人身?不然蓮花池裏的雪白為何經年不落,連那小王八見我都分外熟絡?老頭說我這是‘生有宿慧’,也不知是真是假,還有他說的那些江湖事,總得尋個機會去見識見識,若是和他說的差了,說不得我還得在老頭的墳前說道說道”。起身用拂塵掃了掃那身補了又補的道袍上的灰塵,左言走出正殿,道觀四麵的牆壁破敗不堪,比老道漏風的門牙看著還磕磣,地麵的青磚大體上還算完整,隻在表麵布著一層青苔,唯一讓人舒服的地方就是那一丈見方的蓮花池。撿一塊還算幹淨的地方坐下,左言順手扔出一顆嫩棗到池中,眨眼的功夫水麵露出一顆小腦袋咬住那青棗作勢一吞,完事,名為“小王八”的烏龜沿著池壁慢悠悠爬到左言身邊,然後靜靜趴著。老道說這烏龜在他小時候就存在,一直這般大小,白日裏喜歡躺在水麵上曬肚皮,與人親近不得,卻不想有一日左言在池邊玩耍時小龜竟咬著一根蓮蓬遊出水麵,諂媚一般獻到左言跟前,從此,這在老道眼中近乎通靈的“神物”變成了徹徹底底的“馬屁精”。“我得下山一趟,不然顧大娘和小雀兒又得擔心了,你看著點道觀,咱們就這點家當,可不能遭了賊”,左言對著小王八一板一眼說道,這小王八也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這詭異的一幕在二者看來卻再正常不過。

扯了扯身上有些皺起的長袍,將拂塵輕輕一揚,左言大步跨出道觀向山下的小鎮走去,不懂門道的人看見都得叫一聲“好一派仙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