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子裏的哭聲(1 / 2)

七月,驕陽似火,毒辣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無比煩躁。

王家村的村委會辦公室裏,一個白淨的青年正獨自坐在那裏抽著悶煙。他叫陳立和,大學剛畢業,通過國家統一考試,當上了村官,而眼下的王家村便是他夢開始的地方。

頭頂上,風扇嗡嗡作響,可陳立和棱角分明的臉上還是不停的滴著汗珠子。地方散落著多個牌子的煙頭,證明剛才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

事實也確實如此,一個小時之前,在鎮政府一個組織委員的帶領下。他背著行囊來到了王家村,村委會領導班子集體舉行了歡迎儀式,且在村委會擺了酒席。

可酒席似乎是為組織委員準備的,跟他陳立和並沒有什麼關係。村委會班子對他並不是很熱情,僅僅是說了幾句客套話而已。陳立和端起酒杯敬酒的時候,隻有組織委員響應了一下,其他人卻愛答不理。初到此地,陳立和就被王家村村民的傲慢激的坐立不安,這是個什麼地方?

王家村坐落在一個坑窪裏,地勢很低。據說日本侵華之時大掃蕩,愣是都沒有發現這個村子。全村四百多戶人口有一大半都是姓王的,因此等級觀念和宗族製度很是根深蒂固,作為外來的和尚,陳立和知道這本經不太好念。

這時候,門外傳來了腳步聲,穿著一身碎花裙的葛秀英走了進來。葛秀英是王家村的婦女主任,才三十歲不到,是全村婦女的主心骨,剛才在歡迎會上,那些個村委會成員對其說話簡直是刁鑽刻薄,唯獨葛秀英一直很少說話。

葛秀英並不是王家村人,她是嫁到這裏來的,要不是自己是全村最有文化的女性,這個婦女主任還不一定能輪得到她。也因此她深知外地人在王家村立足的困難性,於是便對陳立和產生了一絲憐憫和同情。

葛秀英進來的時候,還拎著一個暖瓶。她走進來說:“陳書記,這是熱水,你將就用,缺什麼就去大腳超市去買,她那沒有的,你讓大腳去鎮上買就是了。”

陳立和點點頭,感激的看葛秀英說:“謝謝你了,葛主任。”

葛秀英報之微微一笑,說:“陳書記,這個村裏王姓占了大半,他們排斥外姓人很是正常不過,你千萬不要覺得憋屈,事實上王家村村民很團結的,你應該想辦法讓村民們服你才行。”

陳立和愣了一下說:“多些葛主任的提醒,我不會認輸的。隻是我剛剛走出校門,踏入工作,很多事情還是不開竅,還希望葛主任多多指點。”

葛秀英點點頭,離開了村委會。

村委會一共有四間屋子,供陳立和住的是靠南的兩間,一間是臥室,一間是廚房。房間純屬毛坯房,條件簡陋,除了一張床和灶台,破舊的櫥櫃之類,便再無其他。

陳立和在縣城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下子來到如此艱苦的環境本身就不適應,再加上被村委會班子冷嘲熱諷一通,心裏別提有多委屈了。

“小陳書記,你還是找找關係回城裏上班吧,王家村這破地方,小偷來了都哭著回去,不適合你...”諸如此類的話,短短一個小時,陳立和就聽了好幾遍,內心的壓抑和失落便可想而知。

長長的歎了口氣,陳立和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葛秀英說的對,人死卵朝天,既然來了就不能窩窩囊囊的回去,一定得讓村委會這幫老古董對自己刮目相看。”

陳立和幾乎把大學宿舍的隨身行李都搬了過來,軍綠色的褥子鋪在硬木板床上,坐著都覺得硌得慌,更不用說是睡覺了。衣櫥裏密密一層老鼠屎,外屋廚房的灶台也是厚厚的一層灰。

惡劣的生活環境讓陳立和崩潰的翻了翻白眼,心說這下可有的忙了。等以後村裏賺到錢,說什麼也得先把村委會改建一番。這簡直不是人住的地方。

陳立和來的時候,路過村中間的十字路口,便看到葛秀英口中的那個大腳超市,超市規模不大,但貨架子不少,估計樣式也比較齊全。因此他很容易就找到了這家小賣部。

“老板娘,這些東西一樣來一個。”陳立和指著門外堆放的拖布、笤帚、簸箕之類的說道。

“你就是新來的大學生村官吧,這一口標準普通話,小夥長的也精神。”大腳超市的老板娘是個長相極其喜慶的娘們,一眼就認出了陳立和,待看到陳立和是個充滿陽剛之氣的小夥子時,印象分便陡然間蹭蹭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