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口蹄疫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項(2 / 2)

接種免疫後,用過的所有接種設備、器具通過無害化處理,以防病毒外散傳播。一般情況下,接受疫苗的動物在1-2天,會出現進食量減少、體溫增高等現象,部分動物還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此時給予這些動物一定劑量的腎上腺素來緩解、治療上述情況的發生。

三、接種免疫的注意事項

免疫接種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養殖場按照上述免疫程序對動物進行免疫接種,為確定疫苗的安全度[3],可對同一批號的疫苗進行小範圍的注射實驗,待確保疫苗使用無副作用出現時,進行大規模的接種免疫。若同時還需要注射其他疫苗,應控製其間隔時間,一般在5-7天以後,注射其他疫苗,以防止影響免疫的效果。

2.在一些發生疫病的地區,接種免疫要按照規定順序進行,此順序為先是安全區,然後被威脅區,最後是疫區,以減少疫情蔓延,降低感染率。

3.注射疫苗時,應嚴格遵守規範的進行免疫操作,嚴格控製劑量的大小,對於患病的、體質瘦弱的、出生不足30天的、產前兩個月的母畜以及早產的牲畜不能予以注射疫苗,因為這些牲畜抵抗力較弱,此時注射免疫疫苗,更容易引起各類疾病或者機械性流產,尤其是處於孕期的母畜必須進行一定的免疫,因為該時期的母畜易發生免疫副反應,為減少該情況的出現,可選擇隔期多次注射免疫,並且要控製動物不讓其做劇烈活動。所以,必須等到生病的牲畜康複後、母畜生產後、幼崽斷奶後再進行常規的免疫接種。

4.進行免疫接種前,除準備好接種時所必需的接種器等設備以外,還必須準備足量的腎上腺素[4],以免過敏反應等突發情況的發生。接種免疫後12小時以內,要及時關注動物的情況,由於個體差異,會出現食量降低、體溫升高、精神不振、嘔吐等情況發生,嚴重的會發生抽搐、過敏、休克,此時需要給予消炎止癢、散熱藥物,腎上腺素用來治療過敏反應,待動物恢複常態後再次進行免疫接種。

5.注射疫苗時,應將試劑注射到動物的肌肉內,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淺,若根據體重計算發現需注射大劑量的疫苗時,最好選擇間隔相同的時間分次注射,以免一過性的大劑量注射會產生抽搐等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四、討論

總之,應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規定對動物疫病進行科學有效的強製免疫,須知,接種免疫是防止各種動物疾病發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按照免疫程序逐步進行免疫接種,做到注意事項裏所要求的每一件事情,才可以有效的預防各類疫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葉潤全,呂敏芝.豬群口蹄疫免疫效果監測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科技,2013,11:121-123.

[2]王洪梅,趙貴民,李勝利,等.規模化奶牛場口蹄疫的免疫預防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雜誌,2013,49(6):36-40.

[3]黃曉燕,郭昊,黃世品.生豬口蹄疫的抗體監測與免疫防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2,(8):69-70.

[4]範玉芳.甘肅省酒泉市口蹄疫免疫抗體監測與效果分析[J].畜牧與獸醫雜誌,2009,41(6):112.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